1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實施果園生草、覆蓋,培肥土壤;土壤酸化-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
2依據梨園土壤肥力條件和梨樹生長狀況,適當減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通過葉面噴施補充鈣、鎂、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
3結合高產栽培技術、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條件,確定肥料施用時期、用量和元素配比;
4優化施肥方式,改撒施為條施或穴施,合理配合灌溉與施肥,以水調肥。
1畝產 4000公斤以上的果園: 有機肥 3~4立方米/畝,氮肥 n25~30公斤/畝, 磷肥p2o58 ~12 公 斤/畝 ,鉀 肥k2o20~30公斤/畝。
2畝產 2000~4000 公斤的果園: 有機肥 2~3立方米/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 p2o58~12公斤/畝, 鉀肥k2o20~25公斤/畝。
3畝產 2000公斤以下的果園: 有機肥2~3立方米/畝,氮肥 n15~20公斤/畝, 磷肥p2o58 ~12 公 斤/畝 ,鉀 肥k2o15~20公斤/畝。
土壤鈣、鎂較缺乏的果園,磷肥宜選用鈣鎂磷肥;缺鐵、鋅和硼的果園,可通過葉面噴施濃度為0.3%~0.5%的feso4、0.3%的-鋅、0.2%~0.5%的硼砂來矯正。根據有機肥的施用量,酌情增減化肥氮鉀的用量。全部有機肥、全部的磷肥、50%~60%氮肥、40%的鉀肥作為基肥于梨果采收后的秋季施用,其余的40%~50%氮肥和60%鉀肥分別在3月份的萌芽期和6~7月份的膨大期施用,根據梨樹樹勢的強弱可適當增減追肥的次數和用量。
梨樹萌芽、開花、坐果、中短梢葉片形成,都需要大量營養,而梨樹根系稀疏,肥效表現慢。因此,需要秋施基肥讓樹體貯藏大量營養,加上早春臨時追肥,才能滿足需要。秋施基肥在果實采收后進行,要同時放入適量氮肥。追肥要早,追肥,施肥均勻,以便吸收。砂地保肥、保水力差,大年樹營養消耗量大,所以在亮葉期要施1次追肥,有利于花芽分化。梨樹吸收氮、鉀量相當,吸磷只占總肥量的1/4-1/3。高產梨園增施磷、鉀肥,對提高產量、品質,增強樹的抵抗力均有-。
施肥量的確定:每生產50公斤梨,需純氮0.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在需肥時期,前期大量消耗氮肥,這是確定施肥量的依據。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一般豐產園畝(1畝=1/15公頃,下同)施土雜肥500公斤,并均勻混入過磷酸鈣200公斤;大量結果的梨園,畝施尿素50公斤即可。
梨苗是我們現在經常種植的苗木,在種植戶那里-,我基地擁有多年種植苗木的經驗,把種植梨苗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黃冠梨苗現貨批發,梨樹苗在進行短截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短截可以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充實基部,并能起到疏花、提高座果率的功能.短截的程度不同,修剪反應則有較大差異.
1.輕短截:剪去枝長的1/3左右,剪口下抽生1-3個長勢較旺的壯枝,其下抽生許多中、短枝,如果枝條粗壯、營養充足、抽枝壯,坐果率高,并能結好果.反之則差.如剪留過長留芽多、發枝多,結果也多,但分散生長勢,易使枝條轉弱,且基部小枝枯死,很快光禿,造成結果部位外移.
2.中短截:剪留枝條1/2左右,反應介于重短截與輕短截之間,剪口下可發2-3個壯枝,長勢壯、坐果率低,其下可抽生長勢中庸枝3-4個,結果好,坐果率高,果實種仁飽滿,各級延長枝枝頭修剪,可用中短截,有利于擴大樹冠,培養結果枝組.
3.重短截:對1年生壯枝,剪去枝長的2/3左右,一般剪口下可抽生1-2個壯枝,下部不太飽滿的芽不萌發或萌發成中、短枝,有的萌發后即枯死,-是徒長旺枝,這種反應更為明顯.
以上就是我們對梨樹苗介紹的短截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給您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苗木的只是,可以到我們的網站進行咨詢.
一、 相當一部分果農在給果樹施肥時,還存在著方法不科學和施肥部位不當的現象。大多數施肥部位離樹干較近,不僅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且傷害了果樹大根,影響果樹的生根、開花結果,造成減產。
二、果樹對肥料的吸收主要靠根系中根毛來完成,在根毛區施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產增收。一般情況下,水平根的分布范圍為果樹冠徑的1~1.5倍,但大部分集中于樹冠投影的外緣稍遠處,呈垂直分布,由于樹種、土質和管理水平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蘋果、桃、李等果樹的根系分布較淺,為40厘米左右;梨、葡萄等果樹的根系分布較深,為80厘米左右。施肥應施在樹冠投影處緣處或稍遠處。根系分布深的果樹要適當深施,反之淺施。
三、 有機肥分解慢,但供肥期較長,可適當深施;化肥移動性大,可淺施。對于密植果園,可在行間深施,在株間淺施,盡量不傷或少傷大根,這樣方能充分發揮肥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一、溫室大棚梨樹環境調整
1、濕度:
萌芽期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開花期為50%,幼果膨大期為60%,果實采收期為50%。
2、光照:
溫室大棚栽培梨園因薄膜水滴凝結、塵埃污染等影響,棚內光照強度明顯小于棚外。應經常打掃、清洗透明覆蓋材料,增加透光率;樹冠下鋪設反光地膜;在日光溫室的后墻涂白或掛反光幕。
3、溫度:
開始升溫不宜過快,要逐漸提高溫度。萌芽期晝溫為12~18℃,夜溫為3~5℃。開花期晝溫為15~23℃,夜溫為5~10℃。幼果膨大期晝溫為18~23℃,夜溫為10℃。果實采收期晝溫為25~28℃,夜溫為13~15。
1、光照:
梨是喜光樹種,年日照時數需要1600~1700小時。光照充足,樹冠-和上部葉片光亮,色深而厚,枝條充實、粗壯,花芽分化好,果實發育充分,產量高,含糖量高,品-。光照不充足,葉片色淡、變薄,芽小,坐果率低,生長衰弱,甚至不能形成花芽。在一定范圍內,隨日照時數和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所以,栽培梨樹時確定適宜栽植密度,選用-樹形,控制樹體高度和冠幅,維持單位面積上的一定枝葉密度,都是保持梨樹有-通風透光條件的要求。
2、水分:
梨每天的需水量為353~564毫升。梨每平方米葉面積日蒸騰水分40克左右。砂梨需水量多,較耐澇。白梨和洋梨比砂梨需水量少。秋子梨需水量少,較耐旱。總的來說,梨樹對水分供應要求較高,需水量大于蘋果,耐旱、耐澇性均強于蘋果,但久雨、久旱對梨生長均不利。
3、溫度:
梨樹喜溫,生長期需要較高溫度。秋子梨、白梨喜干燥冷涼的氣候,抗寒性較強;砂梨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性較弱。西洋梨喜夏季干燥氣候而不耐夏濕,抗寒力也較差。當土溫達0.5℃以上時根系開始活動,6~7℃時生長新根,21.6~22.2℃生長快,超過30℃或低于0℃時停止生長。溫室大棚內氣溫達到6~8℃時,花芽開始萌動,梨樹開花始期要求溫度在12℃以上,14~15℃的氣溫連續3~5天,梨花即盛開;花粉發芽適溫度為25~27℃,花粉管伸長的適溫度為27~30℃,在15~30℃的范圍內,溫度越高,花粉管伸長越早,完成受精的時間越短,低于5℃時花粉管受凍。花芽分化以20℃左右氣溫為宜。
4、-:
當放風不足時,可人工增施-,以彌補棚內-濃度的不足。果實采收后,應及時將棚膜揭掉,以-梨樹的光照、通風條件,提高葉片的光合能力,增加貯藏養分的積累;同時,可以延長薄膜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