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木炭機是以鋸末、竹屑、棉桿、稻殼、花生殼、甘蔗渣、渣、樹枝等為原料,經高溫擠壓成型、炭化而成,可替代傳統木炭使用。較之傳統木炭具有形狀規則,強度高、導電性好、導熱性好,均勻、耐燃、不爆灰等優點。
1、機制薪棒:
機制薪棒本身就是商品,是一種生物質原料,可以替代木材和煤炭使用,熱值等同于或大于同等的煤,是生物質鍋爐的-燃料。干燥后的原料不添加粘合劑,木炭機械,經過制棒機高溫高壓壓制成結構緊密、斷面呈四方形或者帶棱條的圓長條狀木棒。
每立方的原料重量大約在130公斤,制成薪棒后體積大約縮減到原來體積的十分之一,每立方薪棒重量1200-1400公斤,通過碳化即成為木炭。
2、機制木炭:
薪棒經過碳化成為木炭。
傳統碳化是指木材、竹材或其他生物材料在隔絕或---空氣氧的條件下,在400-600c°下加熱,得到氣體、液體和固體木炭的技術。以產炭為主要目的的技術稱為制炭,以氣體或液體回收利用為重點的技術稱為干餾。機制木炭生產以產炭為主,同時可以得到少量焦油,焦油量隨原料和炭化方法不同一般為木炭產量的3-8%。
如果使用木材進行炭化,250度左右時黃白色煙開始產生如果冷卻,木炭機械設備,可以從黃白色氣體中分離得到黃褐色的木酢液和無色的木煤氣,到約500度時為止黑色粘稠的被餾出,同時得到木炭。
機制木炭機將木柴放進挖好的炭化池中,點燃以后封閉池子,不使其進入一絲空氣,讓木柴在無氧狀態下慢慢燃燒炭化,但這個炭化時間比較長,機制木炭機械,而且很不好掌握封閉和出窯時間,容易燒化,也就是燒成灰,效率也低。木炭機設備的出炭率也是衡量木炭機設備產量的一個重要標志。木炭機設備出炭率高產量就高。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總有一些因素會影響木炭機設備的出炭率。所以在使用木炭機設備之前要了解清楚哪些因素會影響木炭機設備出炭率。木炭機設備出炭率由于原料種類的不同而顯示出相應差別。較低的炭化溫度雖然能得到較高的出炭率,但生產出來的木炭具有低品質和腐蝕性,含有酸性焦油物質,鞏義木炭機械,故不能當清潔的火焰燃燒。商業用炭的固態碳含量應該高于80%,這就要求把終的炭化溫度控制在500℃以上。木炭機生產的棒炭化時成品率低,原因有五點:1.點火位置不當,2、提溫過程太長,3、窯煙道不通,4、窯漏氣,5、炭化過程給氧過多,解決方法:點火位置不當:點火位置太靠近給氧孔,在給氧孔處窯門產生明火,從而造成窯門處大量化炭的現象。解決該問題主要是要糾正點火位置,使點火位置靠近窯體的中部。
機制木炭的生產流程
1、機制木炭原料粉碎:粉碎成5mm以下顆粒。
2、機制木炭原料烘干:電子控溫可達到需要干濕度,自動出料,耗電低、產量大。
3、機制木炭制棒技術:22千瓦電機,每分鐘出棒可達4~5根棒。
4、機制木炭燒窯:電子溫控顯示碳化技術,提高產量,出炭率96%,容易掌握。
5、節能技術:碳化煙循環燃燒解決環境問題,利用于烘干機烘干原料。
6、推進桿修理技術:不用加熱,電焊,焊條補焊。補焊打磨5分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