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齒時齒的兩邊磨削余量不一樣,磨削余量多的一邊,會在齒根部產生加工臺階,這是產品要求不允許的,且把齒頂倒角也磨削掉了。磨削余量少的一邊,齒面會有一部分磨削不到, 造成齒面漸開線長度,不能滿足產品要求。
2.對齒角度誤差較大時,磨削余量多的一面,會撞砂輪,使砂輪碎裂,磨齒余量少的一面,齒面-未磨削到。這個我們樣件加工中,都發生過。
3.加工下來零件的對齒角度,不穩定,無法控制。表1是設備調整后,連續加工的零件的對齒角度測量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3個零件的對齒角度4牙平均值相差較大,齒輪加工,件零件的對齒角度4牙平均值與第2件零件的對齒角度4牙平均值差值0.1959°,齒輪加工材料,已經接近了零件公差值0.189°,要控制對齒角度非常困難。
很早以前的齒輪加工是用通過手工修銼制成的。到了十五世紀,在制造鐘表的過程中制成一臺使用旋轉銼刀的切齒的機器,異形齒輪加工,使得對于齒輪的加工減少了不少勞動力。由到了十七世紀,法國的勒內發明了使用銑刀的齒輪加工機床,功能完善和-,并有切削齒條和內齒輪的附件。
十八世紀前后,懷造-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可以說在當時是一項非常-發明,從此以后齒輪機床就不斷的在發展和改良。相繼發明了蝸輪滾齒機、圓柱齒輪滾齒機,以后經多次改進,還發明出來帶差動機構的滾齒機,從-上解決了加工斜齒輪的難題。
一定要安裝通氣帽排氣螺塞。使用前應將位處的堵塞換上排氣螺塞,-齒輪減速機運行時排出體內氣體。若未及時更換,齒輪減速機的長時間運行,將導致機體內的氣體脹壞油封,以至齒輪減速機漏油。
及時更換潤滑油,注意次更換。應該-注意的是次換油:齒輪減速機在次運行300~400小時后應及時更換潤滑油,以后每隔1500~2000小時更換一次。
另外運行時環境條件也要考慮進去,如齒輪減速機在工作環境-、溫度高、粉塵大的工作場合下工作,小型齒輪加工,應每隔半個月對潤滑油進行一次檢查,若發現潤滑油有污物要及時更換,以保持其清潔。保持潤滑油清潔,可延長齒輪減速機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降低不-的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