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施工:任何類型的基礎,它四周的寬度應比假山底面的寬度寬松200-500mm。術語稱 為:“寬打窄用”以-假山的重力沿壓力分布的角度均勻地傳遞到素土持力層。
2、樁基:這是一種古老傳統的基礎做法,但至今還有實用價值,假山石廠家,-是水中的假山或駁岸 用得很廣泛。木樁選用松木或杉木,直徑為 100-200mm,樁距約 200mm。
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 列,假山石價格,其木樁必須打到硬底,頂端露出湖底200mm左右,其間用塊石嵌緊,用條石 壓頂條石壓頂不少于 2 層)條石壓頂上面才是人工藝術構造的假山。
3、灰土基礎:北方園林中位于陸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礎,灰土基礎有較好的凝固條件, 灰土一旦凝固便不透水,可以減少土壤凍脹的破壞,灰槽基礎的-為 500-600mm。
4、漿砌條石塊石基礎:這種基礎耐壓強度較大,施工速度快,適宜中小型的假山基礎。
條石規格:300×300×1000mm,250×250×800mm。
塊石規格:200~300×200~300×400~600mm不等。
施工方法:持力層素土夯實,然后滿鋪150厚級配砂石層整平夯實。然后滿鋪1:3水泥砂漿,條石三丁一順壓花擺放,間縫80-120mm。然后用c15細石砼將縫填實,隨手收縫。條石擺放不少于2層,逐層收縮尺寸20~100mm,壓花擺放。
人工塑石
(一)基架設置.
根據山形、體量和其他條件選擇基架結構,如磚石基架、鋼筋鐵絲網基架、混凝土基架或三者結合基架。坐落在地面的塑山要有相應的地基處理,坐落在室內的塑山要根據樓板的結構和荷載條件進行結構計算,包括地梁和鋼梁、柱及支撐設計等。基架多以內接的幾何形體為主架,以作為整個山體的支撐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山體外形的塑造。塑山施工中應在主基架的基礎上加密支撐體系的框架密度,使框架的外形盡可能接近設計的山體形狀。凡用鋼筋混凝土基架的,都應涂防銹漆兩遍。
(二)鋪設鐵絲網.
鐵絲網在塑山中主要起成形及掛泥的作用。磚石骨架一般不設鐵絲網,但型體寬大者也需鋪設,鋼骨架必須鋪設鐵絲網。鐵絲網要選擇易于掛泥的材料。鋪設之前,先做分塊鋼架附在形體簡單的鋼骨架上并焊牢,變幾何形體為凹凸的自然外形,其上再掛鐵絲網。鐵絲網根據設計造型用木錘及其他工具成型。
(三)打底及造型.
塑山骨架完成后,若為磚石骨架,蕪湖假山石,一般以m 7.5混合砂漿打底,并在其上進行山石紋造型;若為鋼骨架,則應先抹白水泥麻刀灰二遍,再堆抹c 20豆石混凝土(坍落度為0-2),然后于其上進行山石效紋造型。
(四)抹面及上色.
人工塑山能不能仿1真,關鍵在于石面抹面層的材料、顏色和施工工藝水平。要仿1真,就要盡可能采用相同的顏色,并通過-的抹面和石面皺1紋、棱角的塑造,使石---有逼真的-,刁能達到做假如真的效果。因此塑山骨架基本成型后,用1:2.5或1:2水泥砂漿對山石效紋找平,再用石色水泥漿進行面層抹灰,蕞后修飾成型。
常見的
1、水池的砌筑要求:
室內水池的砌筑,通常用混凝土澆筑,池邊與池底澆筑為一整本,如水了-大于500mm,應用鋼筋混凝土砌筑。在地面以下砌筑水池時,水了下的土基部分應做密實。其混凝土厚度可為100~150mm。在樓板面上做水池時,盆景假山石,水池的混凝土厚度為100mm左右,水池的-蕞好不要大于400mm。
2、防滲防漏的處理方法:
1水池砌筑時的防漏方法:當水池基體砌筑完畢,并澆水保養24h后便可進行防漏施工。如果防水要求-,也可在砌筑混凝土水池基體時,就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劑。用于混凝土的防水材料通常為防水粉和避水劑。水池基體砌筑完后的防漏方法是采用防水砂漿抹面,抹面要分兩次進行,每次抹面層厚10mm左右,待第二次防水砂漿初凝時,要將其面壓實抹光。
2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在拌合防水混凝土時,先將按所需水泥重量3%左右的避水劑,倒入塑料桶內,再向桶加入水,邊加水邊攪拌,直至總量等于所需的水灰比用水量為止。然后用此漿水攪合水泥砂石。其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為水泥:中砂:細石子=1:2:4。
3防水抹面層砂漿的配制:防水抹面砂漿配制,同樣是先將避水劑與水先拌合,避水劑的用量為所需水泥量的5%左右。然后將拌合好的避水漿液摻入水泥和砂內攪拌,水泥:中砂=1:2,水泥標號蕞好為4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