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樹的修剪大體有三個步驟:促枝成形:對樹形的要求是少骨干,低級差。要圍繞中干,多促枝,只有多促枝,才能實現強中干,多枝組,低級次,差。一般需要兩年的時間。“促”的辦法是修剪促,肥水促。也就是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借助幼樹生長的旺勢,落實和實現修剪促枝的工作。
定干。一般60-80公分左右,對有分枝的苗木均要采取極重短截,使其呈“一根棒”。定干不宜過高,這一點與蘋果、桃樹有所不同,因為大櫻桃的頂端優勢特強。由于是櫻桃樹栽植的年,尚在緩苗階段,要注意澆水和葉面噴肥。夏季修剪的程度不宜過大,保留一定的長梢利于其根系生長。對中干原則上不要動,只是當側生新梢長到50-60公分左右時,對側生新梢進行輕摘心即可。這樣做的好處是,對側生枝梢予以控制,但又不過重,既有利于根的生長。也有利于促進中干的生長。為冬季修剪打好基礎。
櫻桃樹冬季修剪不宜進行的過早,一般在立春后再實施冬季修剪。重點有三條:一是,確定中干高度,一般冬季剪留的中干高度,具體高度應根據果園樹體的長勢來確定,長勢好可高,不好可低。櫻桃樹對授粉樹的要求比較高,櫻桃樹嫁接,建園時栽植多為三個以上的品種,且一行一個品種,按1、2、3...的順序編號依次交替定植,這樣既能-授粉,又能達到管理方便的目的。對中干的短截要在飽滿芽處短截,但不能搞一刀切,要使這一行約有90%以上的樹能在飽滿芽處短截,并能使這一行的高度大體相同。也就是說,修剪后,要使這一行的高度大體相等,有的短截的要輕,有的要重,因為一行樹的長勢是不一樣的,冬季修剪中要予以適當進行修剪調節,使以后的樹體基本一致。這一點,似乎與蘋果、桃一樣,而實質上是不同的,它對中干的修剪要比蘋果重,處于控制狀態,利于側生枝的萌發,而蘋果、桃主要是為了扶干,維持先端優勢。
櫻桃樹成熟期較早,素有“春果枝”的美譽,具有-的食用價值和經濟效益。櫻桃流膠病是櫻桃栽培中常見的病害之一,該病主要危害枝干,引起主干、主枝甚至枝條流膠,導致樹勢衰弱,樹體抵抗力下降,果實產量和品質下降,櫻桃樹,-時大枝枯死,甚至整株。發病-常見于主干和主枝,有時小枝也可發病。一般表現為病部腫脹,病部流出半透明的黃色樹膠,膠液流出后與空氣接觸逐漸變為紅褐色,干燥后逐漸變為茶褐色的硬質膠塊。櫻桃樹樹勢逐漸衰弱,病斑上部枝干或頂梢常枯死,葉片萎蔫枯黃,花芽或葉芽干枯,-時枝條干枯甚至整株。病部皮層及木質部易受病原菌侵染,皮層變褐、腐爛,剝開流膠部位可見褐色病斑。
發生原因櫻桃樹流膠病發生原因比較復雜,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早春低溫凍害早春的低溫使樹皮組織受凍,生理功能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早已潛伏在樹皮或皮孔內的病菌迅速生長,表現出各種-。病蟲害干腐病、腐爛病、穿孔病等均能引起流膠。-是蛀干害蟲,如吉丁蟲、紅頸天牛等,所造成的傷口誘發流膠;根癌病也會引起枝干流膠。李屬環斑壞死-病連續發生的果樹也會發生流膠。
一是花前肥,以氮、磷肥為主,及時補充櫻桃樹樹體營養,促進花芽萌發和春梢生長;二是壯果肥,以氮、鉀肥為主,配施磷肥,促進果實膨大,減少生理落果,提高果品,同時補充樹體營養。三是果實著色前追肥,以鉀肥為主,于采收前20~25天施入;四是采果后補肥,以肥料為主,是復合肥。花前水是在發芽至開花前澆施,主要是滿足大櫻桃展葉、開花對水分的需求。
這一期間氣溫較低,量要少,以水過地皮干為度,櫻桃樹修剪,以免降低土壤溫度,影響櫻桃樹根系生長.灌溉用水宜用水庫、水塘的水.井水溫度低,先提上來貯存在水池里,涼曬一段時間,或者讓井水流經較長的渠道,經過增溫后再用。4月中旬至4月下旬,是大櫻桃對水分敏感的時期.這一時期要勤,量要大,一般1-2次,使10-30厘米深土層的含水量達到12%以上。
時要在櫻桃樹大櫻桃園的株行間筑成方形或長方形的畦,樹干附近土面要稍高,四周土面要整平,以防高處干旱、低處積水櫻桃園,平均每株每次2立方米左右。采果-~15天,為大櫻桃果實迅速膨大期,這個時期缺水,則果實發育-,不僅產量低,而且品質差.但突然灌大水,櫻桃樹價格,易引起裂果.因此這個時期,應注意少量多次.采前8天要控制澆水,雨后8天采收以-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