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苗水溶肥產業要走向成熟還需從生產研發、標準制定、市場推廣等多層次推進。首先,企業在研發過程中要找準產品定位,擺脫為了生產而生產的思維模式,將水溶肥生產上升到實現水肥一體化的層面,高的水溶肥才能真正對接灌溉設施,才能符合水肥一體化發展需要;其次,行業標準的制定需要不斷細化和深化。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應界定水溶性肥料與水溶肥標準,避免一些生產商亂鉆空子,---水溶肥產業健康發展秩序。誠然,一個行業標準從建立到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縮小---空白、避免留下“缺憾”,才能樹立標準自身的“威嚴”;此外,還需要加快土地流轉速度,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使我國農業生產實現集約化和規模化,為水溶肥發展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營造一個---的社會環境土地經營有了規模,農民才有條件投資灌溉設施,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也才劃得來,水溶肥推廣也才有發展空間,有了的種植者,水溶肥科學施肥技術才能真正落地。
鉀與氮在生理功能方面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認為,鉀供應量充足,是有效地利用氮肥和光合作用系統保持的佳運行的關鍵,氮營養---的作物施鉀增產效果明顯。鉀與磷,當磷是主要---因子時,單獨施用氮、鉀肥增產效果很小。鉀與鈣在吸收上有明顯的競爭作用,當鉀離子進入細胞比較多時,阻礙了其他陽離子的吸收。鉀與鎂之間有拮抗作用,土壤施鉀越多,植物對鎂的吸收越少,反之施鎂肥越多,植物對鉀的吸收越少。
確定的佳施肥期和施用方法
多數作物施用鉀肥以作基肥或與前期追肥相結合較好,基肥要施到較深的土層中,追肥也要盡量施到濕土層,以減輕鉀離子的固定。當植株出現明顯缺鉀---時,必須及時追施,根據作物種類的不同,可采用撒施、條施、溝施、穴施等,在作物大量需鉀時期或作物臨界期例如谷粒灌漿,可通過葉面噴施供給鉀肥,當土壤干旱不利于根系吸收也可進行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