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是重要的無機粉體填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造紙、、食品等行業,主要生產過程包括煅燒、陳化、冷卻、碳化、增濃、烘干等過程,其中烘干機影響碳酸鈣產品和成本的關鍵過程,傳統的碳酸鈣烘干技術多采用熱風烘干技術,主要由熱風沸騰爐、熱風烘干爐、引風機組成。熱風為沸騰爐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高溫煙氣直接導入熱風爐中心火管,碳酸鈣與中心火管接觸而進行干燥,F在烘干技術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熱風煙氣溫度高,易使碳酸鈣重新分解,產生返堿現象;2、高溫煙氣含塵量大,易將粉塵帶入產品中,從而污染產品;3、熱風尾氣溫度高,熱量損失大,因此產品耗能高。一種碳酸鈣導熱油烘干機,采用該導熱油烘干機替代原有的熱風烘干爐,解決了烘干溫度過高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碳酸鈣導熱油烘干機,包括:回轉筒體、熱油進口、熱油出口、排料口。
粘土和鐵粉烘干工藝采用回轉式烘干機較為優勢
硅酸鹽礦渣水泥工藝中粘土和鐵粉作為生料制備的原材料,其烘干過程不僅要考慮烘干機的效率、投資等問題,選礦烘干機,而且要---原料的適應性等特性。我們首先來了解下原料:粘土初水份為15%,干粘土需要量為6噸/時,鐵粉初水份為20%,干鐵粉需要量為1.9噸/時。烘干機有很多種,可按烘干物料來分類,同樣可以按技術分類為單筒、雙筒和三筒。雖然回轉式烘干機烘干效率較低,投資又大些,但它具有對原料適應性強及操作簡單---等優點,選礦烘干機生產廠家,又考慮原料水份較高,所以設計選用了2.4*18.35米回轉式烘干機一臺,輪流烘干粘土和鐵粉,以粘土設計的烘干機標定產量為12噸/時。燃燒用煤粉由窯頭通過管道送至本車間煤粉倉內,耗煤量為320~480公斤/時。烘干過程的吸塵采用旋風和多管兩級收塵系統。烘干后的物料用膠帶輸送機送至各自的6.1*及10米的圓庫。
轉筒烘干機的筒體厚度一般是10~40毫米,濟南選礦烘干機,由于筒頭受力作用大,通常厚度在40~80毫米之間,是由鋼板卷成圓筒,筒體安裝在磚砌體之內,筒體與水平成3~5度傾斜角,轉速為15~25轉/分。轉筒烘干機立體圖如下所示。轉筒烘干機筒體內壁安裝抄板和撐桿,外壁有加強圈、大齒圈和摩擦圈。傳動型式有三種:即中心軸傳動、外齒圈傳動和摩擦圈傳動。其中外齒圈傳動結構比較復雜,加工制造也比較困難。對于筒長為3-4米的小型轉筒烘干機可以用中心軸傳動,對于筒長為5-7米的中型轉筒烘干機,可以用外齒輪或摩擦輪傳動,對于筒長為8-15米的大型轉筒烘干機,可以用摩擦輪傳動。摩擦輪傳動結構簡單,運行平穩,選礦烘干機廠家,傳動扭矩也較大,是一種較好的傳動形式。轉筒烘干機抄板的形式很多,有升舉式、扇形、百葉窗式、均布式、格子式、聯合式等。我國轉筒烘干機生產中多用升舉式抄板,當轉筒旋轉時,它可以將干燥物料提升起來,達到一定高度再傾斜撤下來,這種抄板的優點是制造、安裝比較簡單,干燥介質在落下的物料中通過,可使物料與筒內流過的干操介質增大接觸面積,有利于干燥過程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