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管理。移苗補缺:出苗后要及時將苗床上覆蓋的地膜揭去,防止揭膜過遲而形成“高腳苗”。待子葉展開后就要立即進行間苗和移苗補缺,將單多余的苗拔起移入缺苗的空,同時將多余的苗刪除,穴盤,缺苗移補好后,育苗穴盤廠,立即對苗床噴灑清水
節能省工省力、。穴盤育苗采用精量播種,一次成苗,從基質混拌、裝盤、播種、覆蓋等一系 列作業實現了自動控制,苗齡比常規苗縮短10—20天,節省能源2/3,勞動效率提高了5—7倍
首先應該準備好基質,將配好的基質裝在盤中,裝盤時應注意不要用-緊,因為壓緊后,基質的物理性狀受到了破環,使基質中空氣含量和可吸收水的含量減少
1.穴盤育苗在由填料、播種、催芽等過程中均可利用機械完成, 操作簡單、快捷,適于規模化生產。
2.種子分播均勻,成苗率高,降低了種子成本。
3.穴盤中每種苗相對獨立,既減少相互間病蟲害的傳播,又 減少小苗間營養爭奪,根系也能充分發育。
4.增加育苗密度,便于集約化管理,提高溫室利用率,降低生產 成本。
5.由于統一播種和管理,使小苗生長發育一致,提高種苗品質,72穴盤苗, 有利于規模化生產。
育苗盤,也就是穴盤,具體操作方法:
1.穴盤選擇和消毒:穴盤外形尺寸多為54.9×27.8cm,128穴盤,穴盤規格分別為72孔和108孔比較適宜,將苗盤放進稀釋100倍的漂溶液中即1公斤漂加99公斤水配制而成,浸泡8~10小時,取出晾干備用。
2.基質配制:目前穴盤育苗的常用基質材料為草炭、蛭石、珍珠巖等,較多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巖=2:1:1,還應在基質中加入適量的無機肥和有機肥,一般每立方米基質中加入2.6~3.1公斤氮磷鉀復合肥15:15:15及10~15公斤脫味雞糞等有機肥。基質ph值為5.8~7.0。草炭由半分解的沼澤生植被,ph為3.8~4.5,質地細膩,透氣性差,常與蛭石或珍珠巖混用。基質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