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針毫針加長后稱做芒針,因其形似麥芒而得名。系沈金山于---創制。其針形如毫針,針身長5寸、7寸、8寸、1尺、1.5尺、2尺、2.5尺、3尺不等。粗細型號有28、29、30、31、32等號。可以根據病情需要、取穴不同而選用。其進針方法不同于毫針,必須雙手操作,右手拇、中、食指捏持針柄,做捻轉手法,左拇、食指捏持近尖的一端之針體,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緊貼皮膚,選定所針穴位,徐徐刺入九針、捻進,直到有針感為止。亦可以做各種運針手法,其針次角度、方向、-均隨病情需要及所取穴位之不同而定。久病、體虛、孕婦、---體質及小兒禁用此針。
在點膠工藝中,點膠問題會層出不窮,那究竟有哪些工藝因素會影響產品的點膠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一一闡述。
1、水平
高精密點膠機平臺的水平度尤為重要,尤其是接觸式點膠機,打好水平等于調試好了一半,是后續所有調試基礎。水平沒打好會衍生出很多點膠問題,如:點偏、多膠少膠、溢膠一系列問題。
2、點膠高度
高精密點膠機的點膠高度指的是針尖到產品杯面的距離,點膠高度過高,會導致拉膠,點膠高度過低,會導致針頭沾膠、爬膠,進而導致產品膠量不均勻。
3、針頭大小
在-中,針頭內徑大小應為點膠膠點直徑的1/2左右,點膠過程中,應根據產品大小來選取點膠針頭。大尺寸產品用內徑大一點的針頭,小尺寸產品用內徑小一點的針頭,這樣既可以-膠點,又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4、膠水的粘度
膠水的粘度會直接影響點膠的。粘度大,則膠點會變小,甚至拉絲;粘度小,膠點會變大,進而可能滲染產品。點膠過程中,應對不同粘度的膠水,選取合理的壓力和點膠速度,另外,選擇鍍層針頭更不容易出現拉膠、爬膠。
5、溫度
一般環氧樹脂膠水應保存在0~5℃的冰箱中,使用時提前半小時拿出,使膠水溫度與工作環境一致。膠水的使用溫度應為23℃~25℃;環境溫度對膠水的粘度影響很大,溫度降低粘度增大,出膠流量相應變小,更容易出現拉絲現象。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環境溫度相差5℃,會造成出膠量大小發生50%的變化,因而對于環境溫度應加以控制。同時環境的溫度也應該給予-,溫度過高膠點易變干,影響粘結力。
6、氣泡
氣泡分為兩種:一種是膠水一定不能有氣泡。一個小小氣泡就會造成許多產品沒有膠水;每次中途更換膠管時應排空連接處的空氣,防止出現空點現象。第二種是膠水沒有氣泡,但是點到杯以后形成了氣泡,原因是有些特殊的產品需要設置特殊的落針點,落針點不能在杯的正中心,否則會產生氣泡。
7、設置預點膠,首點沒有點好一般都是因為預點膠沒設置好。8、需要特殊設定的流體
瞬間膠:對水性瞬間膠使用安全式活塞及teflon內襯金屬針頭,對濃稠性瞬間膠,則使用錐形斜式針頭,若需撓性則使用pp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