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材料包括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纖維素、淀粉、紙等,也包括生物合成或化學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等。這些材料可以通過堆肥方式進行降解。一種材料如紙、塑料等,如果宣稱有堆肥能力,必須說明材料在堆肥化體系中可生物分解和崩解,堆肥必須符合相關的標準,包括低重金屬含量、無生物毒性、無明顯可區分的殘留物等。堆肥化的方式一般會有工業化堆肥和庭院堆肥。工業化堆肥是指在控制條件下,微生物對固體和半固體有機物質進行好氧中溫或高溫降解,產生穩定腐殖質的過程。一般周期為180天,但隨著好氧堆肥技術的變化,時間也有到30天甚至更短。
工作人員介紹,永輝超市在西安的所有門店每天總計銷售塑料購物袋約35000個,現在還有購物袋庫存221萬個,這些庫存將調入非“禁塑”區域門店進行---,可降解塑料袋已經在電商配送中使用,線下門店也在逐步更新中,計劃12月20日起停止不可降解塑料袋的銷售,并提前完成可降解塑料袋替換工作。---在位于大唐附近的盒馬超市看到,在美食區,紙漿盤、吸管、刀叉等餐具已經全部更換為可降解材料。“塑料袋主要用于線下門店和外送,12月中旬我們將完成更換,并向消費者進行宣傳,共同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人員說。
不過任杰也坦言,“與此相比,目前全球pla每年實際產能不足30萬噸,平均價格卻從2018年的1.8萬元/噸漲到2.7萬元/噸,可謂是一貨難求。”聚乳酸產能還遠遠達不到急劇增長市場需求,不過可喜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pla的改性技術、加工應用技術已日趨完善,并且形成了成熟的紡絲、注塑、吹塑、雙向拉伸、擠出壓延片材、流延加工技術,應用場景廣泛,在任杰看來,“目前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的窗口時期。”院士、中科---春應化所研究員陳學思院士也認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經過20余年市場培育,即將迎來---式增長。不過,其在應用端的綠色應用已被廣泛關注,但是在生產制造環節的綠色化關注程度較低。因此陳學思建議,“要建立生產-制造應用的閉環,這是實現生態環境材料應用的必經之路,也是生態環境材料應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