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紋銅鼎,夏代青銅鼎,1975年出土于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該鼎通高20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10厘米,其造型和紋飾風格與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幾乎完全一致,司母青銅鼎,但材質卻是當時罕見的——青銅。
the coffered bronze ding, a bronze ding of xia dynasty, was unearthed in erlitou site of luoyang yanshi city in 1975. the ding has a ht= of 20 cm, a diameter of 15.3 cm&a bottom diameter of 10 cm. its shape&decorative style are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pottery ding in the late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 in the plains, but its material is the rare precious metal at that time -- bronze.
在工藝美學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從文化考古角度分析,戰國青銅鼎,它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集中代表,從鑄造工藝技術上看,它標志著中國的歷史已結束了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的時代。令人-的是:盡管有關九鼎的資料,不絕于歷代史冊,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何處了。
月底,上海市管理會派員至蘇州,將二鼎妥運回滬。明年,二鼎藏于上海博物館。1957年,大盂鼎轉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銅鼎也是統治-權利的重要象征,人們把它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上海青銅鼎,歷史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首鼎是我國目前發現刻銘長的一件戰國器物,十分珍貴,九鼎的使用,反映出中國-制度已經漢化,采用了中原大國的禮制,同也有力地證明中山國已躋身于強國之列。
對于同類器物器形的鑒定,即使同一類型的銅器,也有可能出現的時間不同,青銅鼎圖片,形體也也會有很大變化,這也是斷定器物年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銅器作偽方法有以下幾種:全器均系偽器。器真銘文偽。器真紋飾偽。器真銘文、紋飾皆偽。銘文真器偽,器身有真有偽。一件器物由兩件或者三件真器部分殘片拼湊而成。器身真,但其他附件偽等,這些需要我們從器物類別特征、年代、時代風格不同方面綜合的去分析。
司母戊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宏大,紋飾美觀莊重。母戊鼎標志著商代青銅器鑄造技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