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于鏡柱,一端連于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簡稱旋轉器:接于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準通光孔中心,立體顯微鏡廠家,光路接通。轉換物鏡后,不允許使用粗調節器,只能用細調節器,使像清晰。
(6)鏡臺(載物臺):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立體顯微鏡價格,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臺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臺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臺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粗調節器(粗準焦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立體顯微鏡,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于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細調節器(細準焦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臺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的結構。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顯微鏡的知識,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聯系我們。
w=(li-l)/l×100%
式中:w--相對誤差(mm);li--讀數顯微鏡的比較段所測出的長度(mm),(i=1~5);l--標準刻線尺比較段的實際長度(mm)。
讀數顯微鏡的刻度按上述方法逐段進行比較,其誤差應不大于±0.5%。
北京老上光儀器有限公司本著多年顯微鏡行業經驗,---顯微鏡研發定制與生產,---的顯微鏡生產設備和技術,建立了嚴格的產品生產體系,想要更多的了解,歡迎咨詢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北京老上光儀器有限公司生產、銷售顯微鏡,以下信息由北京老上光儀器有限公司為您提供。
物鏡轉換器故障的排除
物鏡轉換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裝置失靈。一般是定位彈片損壞(變形、斷裂、失去彈性、彈片的固定螺釘松動等)所致,更換新彈片時,暫不要把固定螺釘旋緊,應按本節三(二)2先作光軸校正。等合軸以后,再旋緊螺絲。若是內定位式的轉換器,則應旋下轉動盤中央的大頭螺釘,立體顯微鏡,取下轉動盤,才能更換定位彈片,光軸校正的方法與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