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簡稱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縮寫,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
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次重大變革。
縱觀人類一萬年的農業發展史,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原始農業,約7000年;二是傳統農業,約3000年;三是現代農業,至今約200年。
以農業廣義自然資源為基礎,以農業文化和農村生活文化為---,通過規劃、設計與施工,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習作、體驗、休閑、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形態。
觀光農業是指為能滿足人們精神和物---受而開辟的可吸引游客前來開展觀賞、品嘗、娛樂、勞作等活動的農業.觀光農業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手段,以城市為市場,以參與為特點,以文化為內涵。
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現代農業在給人們帶來的勞動生產率和豐富的物質產品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危機:土壤侵蝕、化肥和用量上升、能源危機加劇、環境污染。
面對以上問題,各國開始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生態農業便是---各國的選擇,為農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生態農業觀光園,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