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撕裂輸送帶托輥成槽角。
承載分支通常采用三節托輥組成的槽形托輥組,其側輥與中輥的夾角稱為槽角。耐熱輸送帶由多層橡膠棉帆布(滌棉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溫或耐熱橡膠、經高溫---粘合在一起,適合輸送175℃以下熱焦碳、水泥、熔渣和熱鑄件等。在一定限度內,郴州抗撕裂輸送帶,成槽角越大,則物流量(單位:立方米每秒)越大。但成槽角超過輸送帶本身的成槽能力時,空載運行時,輸送帶就不會緊貼中托輥,由此導致(cause)輸送帶邊緣-磨損和不穩定運行;重載運行時,輸送帶在側托輥與中托輥拐角處必然產生很大的折疊應力,使輸送帶縱向斷裂或帆布層迅速的剝離。因此,在設計時要求托輥槽角必須與所選輸送帶的成槽能力相一致,在使用中更換新輸送帶時也應遵守這一原則。通常托輥成槽角取為30。當輸送帶成槽性能好,抗撕裂輸送帶價格,可以增大到35。
抗撕裂輸送帶介紹: pu型材料:聚氨酯(pu)作為輸送帶的生產原材料,產品配方科學合理,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可與食品直接接觸,色澤適度,無異味。并且具有:耐油、耐腐蝕、耐寒、耐切割等特性。聚氨酯(pu)輸送帶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高強度人工合成聚氨酯織物作為承載骨架,涂覆層由聚氨酯(pu樹脂制成。不但具有普通輸送帶抗拉強度高、曲繞性好、輕、薄、韌等特點,而且耐油,---衛生,容易清洗。該類輸送帶完全符合美國fda衛生標準,耐磨,抗物理老化,是一種-的輸送產品。
抗撕裂輸送帶壓片的問題是收縮劇烈和表面粗糙,故很難壓延,但適當調整膠料配方,延長熱煉時間,仍可-順利操作,配方應多用軟質炭黑,如半補強或熱裂法爐黑100份,亦可配用活性碳酸鈣等,并要同時添加50份左右的增塑劑,抗撕裂輸送帶廠家,輥溫應比天然橡膠低10℃,且中輥溫度要低于上輥,有的技術文獻---溫度范圍為:上輥60-75℃、中輥35-50℃、下輥50-60℃,抗撕裂輸送帶銷售,遇到傳送皮帶膠料粘輥時將輥溫適當提高,可減小粘輥的傾向。而氟橡膠熱煉溫度應在40-50℃,其傳送帶膠片的厚度為2-3mm,采用高溫壓延,下輥冷卻的方式進行。聚硫橡膠應采用低溫壓延,適宜的溫度范圍為:上輥45℃,中輥40℃,下輥室溫,膠片厚度不得超過0.8mm,壓延速度進行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