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翡翠,除了機械加工外,無其他任何物理、化學處理,其顏色,結構為天然,沒有外來物質加入的翡翠。非常---,所以也十分昂貴。鑒別:在放大鏡下有時可呈橘皮狀的芝麻點,稱橘皮效應。
經過優化的翡翠也屬于a類,在---中不用證明,主要的優化手段有:
漂白:指降翡翠在稀酸中凊泡,“清洗”掉翡翠表面的雜質,結構破壞僅在表面,而且是輕微的,無填充物質拋光時的打蠟除外。
侵臘處理:增加透明度,---了外觀,起到填平表面縫隙的作用。
寶石[gemstone;gem;juelrye; precious stone] 指那種經過琢磨和拋光后,可以達到珠寶要求的石料或礦物。裝嵌寶石。色澤美麗、硬度高、在---和化學---作用下不起變化的貴重礦石。可作儀表軸承、研磨劑、裝飾品等。
使用寶石可在人類歷史中回溯很遠:至少在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5000——前12000年,非洲、中東等地的人們就已經用貝殼、骨塊、牙齒和卵石來裝飾自己。剛開始人們所用的是顏色明亮、圖案美觀的礦物,翡翠批發,在裝飾用寶石的修正技術出現后,人們開始選擇使用不透明和較軟的寶石。
折光儀鑒定寶石:折光率是透明寶石重要的光學常數,是鑒定寶石品種的主要依據。測折光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測量法,用折光儀測量;另一種是相對測量法,用液體浸沒法。折光儀是根據光的全反射的原理制造的。常用的折光儀只適用于折光率為1.36-1.81范圍內的寶石。寶玉石的折光率n的計算方法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1與在寶石中的傳播速度v2之比為一個常數,即n=v1 /v2 。均質體寶石,光在其中傳播,傳播速度不變,折光率相等,稱之為單折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