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串聯
這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電路拓撲結構,它主要由輸入變壓器、功率單元和控制單元三大部分組成。采用模塊化設計,由于采用功率單元相互串聯的辦法解決了高壓的難題而得名,可直接驅動交流電動機,無需輸出變壓器,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濾波器。
6kv變頻器,可以有15個或者18個功率單元組成,每相由5或者6臺功率單元相串聯,并組成y形連接,400kw變頻器,直接驅動電機。每臺功率單元電路、結構完全相同,可以互換,也可以互為備用。
變頻器的輸入部分是一臺移相變壓器,原邊y形連接,安慶變頻器,副邊采用延邊三角形連接,共15到18副三相繞組,分別為每臺功率單元供電。它們被平均分成ⅰ、ⅱ、ⅲ三大部分,每部分具有5到6副三相小繞組,之間均勻相位偏移8.5或者10度。
變頻器的效率分析
泵機在變速下的效率分析
隨著轉速的降低,泵的區段將向左方移動。這說明,轉速控制方式在低速小流量時,仍可使泵機運行。
在變頻狀態下供水方式的研究
在由多點、多泵站構成的供水系統中,需對泵站出口的壓頭進行控制,以便與管網系統適配,達到---的系統性能指標,這可以分為恒壓供水、變壓供水和分時段變壓供水。
變頻器的調節方法
泵類負載的流量調節方法及原理
泵類負載通常以所輸送的液體流量為控制參數,為此,常采用閥門控制和轉速控制兩種方法。
閥門控制
這種方法是借助改變出口閥門開度的大小來調節流量的。它是一種相沿已久的機械方法。閥門控制的實質是改變管道中流體阻力的大小來改變流量。因為泵的轉速不變,15kw變頻器,其揚程特性曲線h-q保持不變,2.2kw變頻器,如圖1所示。
當閥門全開時,管阻特性曲線r1-q與揚程特性曲線h-q相交于點a,流量為qa,泵出口壓頭為ha。若關小閥門,管阻特性曲線變為r2-q,它與揚程特性曲線h-q的交點移到點b,此時流量為qb,泵出口壓頭升高到hb。則壓頭的升高量為:δhb=hb-ha。于是產生了陰線部分所示的能量損失:δpb=δhb×q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