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杠的熱處理
首先要求對毛坯進行熱處理,由于精密級和一普通級兩類絲杠用料不同,它們的熱處理方式也就不同。毛坯的熱處理要求:(1)消除毛坯制造產生的內應力;(2)控制硬度以適應機械加.工的切削性能,立式銑齒機床絲杠螺母,一般切削硬度控制在hbs140~248之間為宜。
通常含碳量在0.25%~0.5%的中碳鋼用正火,含碳量0.5%~0.8%的亞共析鋼或共析鋼用退火。對于含碳量在0.8%~1.2%的過共析鋼,由于其組織中存在粗片狀珠光體及網狀滲碳體,硬度比較高,要采取球化退火熱處理(球化退火是將毛坯加熱到750~780℃后,以40~40℃/時的速度冷卻至500~550℃,然后在空氣中自然冷卻)。
7、基面的選擇
由于熱處理使絲杠產生變形,而義不允許有冷直法校直,必須用切削方法糾止。如果仍采用原來的中心孔就會使加工余量過大。另外,中心孔本身也會有變形,因此對于不淬硬絲杠采用切去原中心孔,重新打中心孔(后一次修正中心孔工序除外)的方法。在重新打中心孔之前,找出絲杠徑向圓跳動量為大的圓跳動量的一半的兩點,而后用中心支架支撐在這兩點上并按外圓找正,立式磨床絲杠螺母,切去原米的中心孔,重新打中心孔,這樣就可使總加工余量減少很多。對于淬硬絲杠只能采用每次研磨中心孔的方法進行修正。
加工絲杠時,理論上是以中心孔為主要基面,外圓為輔助基面。實際上,在加工螺紋時,外圓本身的圓柱度和圓度,跟刀套與絲杠的配合精度,絲杠,跟刀套與兩連線的同軸度都成為影響螺紋加工精度的因素。因此工藝過程應為:在熱處理后先加工外圓,再加工螺紋,以加工后的外圓定位。這樣,終磨時外圓精度要求也相應地提高。(end)
新的裝配工藝方法:
2、把絲母座固定后,采用測量夾具實際測量出絲母座孔距基準導軌的正、側向距離;然后,同樣采用整體式-檢棒將軸承孔與基準導軌的正、側向平行度找正在0.01/1000以內,采用-測量夾具實際測量出軸承孔距基準導軌的正、側向距離,要求絲母孔與基準導軌正、側向距離一致,落地銑鏜床絲杠螺母,允差為0.01;將軸承座固定。這種方法采用整體式-檢棒,不僅長度短小,而且將芯棒和定位套合二為一,消除了芯棒與定位套之間的配合間隙,--了軸承孔、絲母座孔與導軌的平行度;
3、通過實際距離的測量,使兩端軸承支承孔與絲母座孔的同軸度也得到了-的-,這樣就降低了滾珠絲杠的繞度和徑向偏置載荷,提高了絲杠副的安裝精度。
4、另外,在安裝滾珠絲杠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滾珠絲杠的軸向竄動量,此項技術指標將直接影響滾珠絲杠進給系統的傳動位置精度。根據現場實際驗證表明:首先,要將安裝伺服電機端的軸承座內的軸承裝配好,其在滾動絲杠傳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將滾珠絲杠的軸向竄動量控制在0.015~0.02之間;然后,再將另一端軸承座內的軸承裝配好,使軸向竄動量控制在0.01以內。這樣就能有效-滾珠絲杠進給系統的剛度和精度。
5、滾珠絲杠軸的預拉伸也是非常-的。為了提高滾珠絲杠進給系統的剛度和精度,給絲杠軸實施預拉伸是非常有效的,但由于絲杠軸的各斷面不同,而溫升值又不易設定,所以按有關文獻計算得出的預拉力只能作為參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