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采收后施用基肥
不同樹種,不同品種因成熟收獲期早晚不同,施用基肥時間也會有早晚不同,一般施基肥時間大致在9月中下旬至11月初為宜。總的來說,供應果樹苗,果實采收后,應及時補充施用一次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的重肥。
本次施肥很重要,尤其對于那些生長周期短、果實成熟早的樹種,如桃、杏、李、櫻桃及某些極早熟的品種而言,批發果樹苗,顯得更為重要。
這是因為果實采收后,樹體地上部各器1官均已停止生長,唯獨根系仍有較強的吸收肥水能力,且樹體又處于zui虛弱狀態,急需補充營養,以恢復樹勢,并儲存養分,合肥果樹苗,為來年春天生長開花結實創造---的基礎條件。
科研和生產實踐已證明,我國各地果樹種植戶習慣于冬季或早春施用基肥的做法是不正確、不科學的。
秋施基肥的有機、無機肥施用量為全年有機肥施用總量+無機磷肥全年總量+無機鉀肥全年總量的20%左右。
冬季假植貯藏可以避免死苗。在苗木假植前的7-10天(黏土地可提前,沙土地則可晚幾天),將苗圃地澆一遍,在苗圃地的土壤達到干濕適宜時再起苗,這樣不僅苗木好起,還省工省力,而且苗木的根系較全,為假植以后的成活打好基礎。一般來說,要獲得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理應挑選適合于本地的優生樹種或品系建園。注意苗木含水量選購果樹苗木,應選樹皮新鮮、失水少、無皺皮的苗木。選好后應隨起隨運隨栽植,縮短苗木露期。---注意選用適宜本地天氣---條件的種類。
大量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禽糞直接施入果園土壤中,其攜帶的大量病菌、害蟲、鹽分等,新品種果樹苗木,都會對根系造成---損傷,重者會造成爛根死樹。為了省工、省力,采用穴施、溝施,挖溝(穴)少而小,把肥料填滿穴、溝覆土,燒死根也是普遍現象。
蘋果的根系,主要分布層在地表下20-80厘米范圍內,集中分布層在地表下40厘米左右。果農為省工省力,挖溝施肥越來越淺,甚者將化肥撒在地面澆水或等待下雨。根隨肥走,年復一年把果樹的根系引向地表,既不抗旱,又不耐澇,更不利于肥分的吸收利用。根系趨地表的---后果是,果樹的抗逆性變差,遇旱、澇、凍,就容易造成死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