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苗農對于各種梨苗的栽培已經是成批量的了,大多數的梨苗栽培都是大面積形式,而在栽培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遇到各種-的時候還是相當棘手的,到底有經驗的果農是如何進行梨苗病蟲害的-呢?
一、選好圃地。應選水源較好而地勢較高的輕粘壤土或沙壤土作圃地,堅持輪作制,不在同一塊圃地連續(xù)培育同一種梨苗
,苗圃土壤要事先消毒。
1.福爾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爾馬林50ml加水10kg均勻噴灑地表,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蓋,悶10天左右揭開覆蓋
物,使氣體揮發(fā),兩天后可播種。
2.菌靈消毒。用50%的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拌1.5g。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藥土撒在苗床上,均能有效-苗期病害。
3.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4g、代森鋅5g,山東梨苗,混合后再與12kg細土拌勻,播種時下墊上蓋,對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效果。
4.feso4消毒。用3%的feso4溶液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藥液0.5kg,可-梨苗枯病,桃、梅的縮葉病,兼治
花卉缺鐵引起的黃化病。圃地冬季深翻,第二年播種時淺翻一次。
往往剛開始栽培的時候沒有什么經驗,這就需要翻閱一些書籍或者是有關的知識,做到梨苗-的-和管理,-蟲
害的蔓延。
病癥:主要為害枝干和果實,其次是葉片。枝干-,通常以皮孔為中心產生褐色凸起的小斑點,后逐漸擴大成為近圓形或不正形的暗褐色病斑,初期病斑隆起呈現瘤狀,后病斑周圍有時環(huán)狀下陷。第二年,早酥紅梨苗,病斑上出現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為輪紋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與健部裂縫逐漸加深,病組織翹起,病情-時,許多病斑連接在一起,使枝干表皮-粗糙。
果實多在近成熟期或貯藏期發(fā)病,以皮孔為中心發(fā)生水漬狀褐色近圓形的斑點,后逐漸擴大,呈暗紅褐色有時有明顯的同心輪紋。病斑發(fā)展迅速,病果很快腐爛,并流出茶褐色粘液,有些病果-也會干縮成僵果。
葉片發(fā)病,多從葉尖上開始,產生不規(guī)則的褐色病斑,后逐漸變?yōu)榛野咨?時,葉片提早脫落。
2、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等形式在枝干病部越冬。翌年早春恢-動,3月上旬即可捕到孢子。分生孢子在下雨時散出,梨苗批發(fā),引起初次侵染。因而病菌主要靠雨水傳播。相對濕度 75%以上或降雨量達10毫米時,病菌傳播-。老病斑在3月中旬開始擴展,4月上旬至5月上旬擴展速度較快。果實從5月上旬至8月上旬均可感病,病菌侵入后,潛育期長,一般至成熟后才陸續(xù)發(fā)病表現-。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勢,增強樹體抗性。輪紋病是弱寄生菌,樹體衰弱則發(fā)病-,樹體健壯則發(fā)病輕或只感病而不發(fā)病。
2冬季認真做好清園工作。-清除枯枝落葉,并對-病枝上的病斑及時刮除,梨苗價格,而后用5度石硫合劑或腐必清2~3倍液消毒傷口,并將刮掉的組織及清除的枯枝落葉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病源。
3噴藥保護 果樹發(fā)芽前噴布40%福美100倍液或石硫合劑5波美度。梨樹謝花后,視降雨情況并結合-其它病害及時噴藥,可選用的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交替使用,但退菌特在果實采收20天前要停止使用。
梨樹對各種元素的需要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依據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的不同而有多有少。在一年中需氮有兩個高峰期,大高峰期在5月份,吸收量可達80%,由于此期是枝、葉、根生長的旺盛期,需要的營養(yǎng)多;第二次小高峰在7月,比上一次吸收的量小35-40%,由于此期是果實的迅速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需養(yǎng)分亦多。磷在全年在的波峰不大,只在5月份有個小高峰,由于此期是種子發(fā)育和枝條木質化階段,需磷素較多。需鉀也有兩個高峰期,時期與氮相同,由于第二次高峰期正值果實迅速膨大和糖分轉化,需鉀量較多,所以差幅沒有氮大,只比-次小8%左右。肥料宜深施和分散施 梨是深根性果樹,根系發(fā)達,主根入土深,側根分布寬,因此農家肥和化肥,宜深施和分散施(施在樹冠外50-100厘米、深30-60厘米的四周土層內),不宜淺施和集中施。淺施易導系上浮;集中施肥料分布不勻,造成施肥處吸收不完,示施肥處養(yǎng)分缺乏。
葉面肥就是根外追肥,是農業(yè)栽培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將各種營養(yǎng)物質直接噴施在植物的葉片上,吸收快、利用率高。環(huán)境條件不能澆水,又不能深耕施肥的情況下,必須給作物以充分的營養(yǎng)補充,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是在保護地栽培中,無論是寒冷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梨苗,晚秋黃梨苗在進入旺盛生長階段時,進行葉面噴施中微量元素是非常-的。梨苗的正常生長不但需要大量的氮、磷、鉀,還需要中微量元素,若把中微量元素直接施入土壤,其效果遠不如葉面噴施效果好。在施肥中有“天兩地斤”的效應:噴施一兩葉面肥,其效果好于一斤復合肥施用在土壤中。
選擇葉面噴施的優(yōu)勢?
用量少,比較經濟。土壤施用中微肥,若作基肥施用量相對較多,效果不理想,一般每畝需用0.5-2.0千克,而葉面噴施濃度稀,比較經濟,有利于作物吸收。
避免施入土壤固定難溶或被土壤吸附不能被作物吸收。葉面噴施微肥,養(yǎng)分可以從葉片角質層和氣孔進入,不與土壤直接接觸,從而避免土壤固定而降低有效性。
養(yǎng)分吸收快、-。葉面噴微肥,能直接與莖葉接觸,吸收運輸快。
易于控制濃度。葉面噴施微肥,濃度易控制,不會發(fā)生中毒,比較安全。
減少污染。葉面噴施微肥濃度低,一般稀釋0.1%-0.3%,用量少,不會污染環(huán)境。
如何提高噴施葉面肥的施用效果?
要選擇適宜的葉面肥,根據作物的種類及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在膨果期可噴施回生露、植壯,在開花前或幼果期噴施鈣伽力,座果后幼果開始膨大時噴施美果王,進入旺盛生長或轉糖分時噴施金克拉。在這些葉面肥中含有中微量元素及多功能因子-b族化合物,能促進作物平衡生長,提高抗逆性。間隔10-12天/次,可有效不補充中微量元素,-品質,增加抗病性,-衰老,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