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些采購,在采購咪頭(傳聲器的時候,對“靈敏度”理解不了,現在,簡單的分析如下:
靈敏度是指傳聲器在一定強度的聲音作用下輸出電信號的大小。靈敏度高,表示傳聲器的聲一電轉換,對微弱的聲音信號反應靈敏。技術上常用在0.1pa[μbar微巴]聲壓作用下傳聲器能輸出多高的電壓來表示靈敏度。如某傳聲器的靈敏度為1mv/μbar,即表示該傳聲器在1μbar聲壓作用下輸出的信號電壓為1mv。
習慣上也常用db來表示傳聲器的靈敏度。
一般靈敏度有-48~-66db(國內標準;-的-34db相當于國內標準的-54db.
即一般為:-28~-48db
麥克風靈敏度的定義是饋給1pa(94db)的聲壓時,麥克風輸出端的電壓dbv。
所以-30dbv/pa的麥克風的靈敏度比-42dbv/pa的麥克要高很多。
mic靈敏度是指輸出電壓同麥克風所受聲壓得復數比。通常情況下定義傳聲器在1帕聲壓時輸出端的輸出電壓為1v時的靈敏度為0db。
麥克風的靈敏度就是以這個標準為基準得出的一個相對值:lm=20lgvm/vs,vs=1v,vm為麥克風在1帕時輸出的電壓。
另外,麥克風的靈敏度的db通常是指db/v,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單位也是簡稱db的,即db/bar,兩者之間的關系是-30db/bar=-50db/v,
通常情況下,耳機上用的麥克風的靈敏度不能太高,一般是在-50db/v以下,故可能的一種情況是主板mic為-42db/v,耳機上的mic為-30db/bar,
mic靈敏度是固定指標,是指在標準偏置下測出的。產商可改變工藝或者材料來提高。用戶在使用中不可降低,如果用戶偏置不正確,傳聲器,會產生失真和帶寬擠壓,表現為靈敏度降低。
咪頭的頻率響應描述其在整個頻譜上的輸出水平。頻率上限和下限用麥克風響應比1 khz的參考輸出水平低3 db時的頻率點來描述。1 khz的參考水平通常化為0 db。在這些條件下,mems麥克風通常具有統一的100 hz至15 khz頻率響應。
頻率響應特性還包括通帶內偏離平坦響應的限值。這些值表示為±x db,說明-3 db點之間輸出信號與標稱0 db電平的打偏差。
對于adi公司的mems麥克風,低頻-3 db點以下的低頻滾降為一階6 db/8倍頻程或20 db/10倍頻程,高頻-3 db點以上的高頻滾降為二階-12 db/8倍頻程或-40 db/10倍頻程。
頻率響應:一個顯示頻率響應模板,另一個顯示典型實測頻率響應。頻率響應模板圖顯示整個頻率范圍內麥克風輸出的上限和下限,麥克風輸出-位于此模板范圍內。典型頻率響應圖顯示麥克風在整個頻段內的實際響應。
頻率響應較寬且平坦的麥克風有助于系統設計實現自然、清晰的聲音
在工業上用來制作薄膜駐極體電容傳聲器所用的駐極體大多數是用高分子薄膜制備而成,為此,本文首先從制備方法的角度介紹他的計劃方法。
一開始把薄膜放在高溫爐中加熱到熔點附近溫度,然后施加高壓直流電場,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不撤去電場的情況下慢慢冷卻到室溫,撤去電場就制成了熱駐極體。一般此過程大約需要幾十分鐘至幾小時。
這個方法實際上是原始的方法,但因為所需設備少,操作簡單,所以至今在國外包括日本往往還采用此法,當然這個方法也有缺點,花費的工時比較多。用上述方法極化出來的駐極體,6050傳聲器,一般上表面帶負電荷,下表面帶正電荷,因為相鄰電極的符號相反,定義他們為“異號電荷”。實驗表明,異號電荷的壽命衰變時間較短。如一片0.025mm的滌綸薄膜駐極體幾個月以后,表面電荷密度就衰減了2/3。
如果將上述方法加以改進,在駐極體材料的上下端插入介質,插入介質的片數,厚度,材料視駐極體的材料而定,一般為酚醛層壓玻璃布膠板,9767傳聲器,云母片,玻璃板等。在插入介質后制備成的熱駐極體,往往帶有相鄰電荷符號相同的電荷,定義為“同號電荷”。實驗表明:同號電荷的壽命較長,例如同樣上述材料制成的駐極體的壽命可達一年以上。
另外,今年來薄膜駐極體在制備方法上有了不少改進,據---有“電暈極化法”和“電子束轟擊法”,前者制備成的駐極體為電駐極體,后者為性駐極體。 1.電暈極化法 電暈極化法是不采用加熱條件,僅在室溫下加強電場使之極化。為了使場強集中,其中一個方法是把電極做成刀刃形,在強電場作用下,空氣明顯被擊穿,出現電暈放電現象,所以稱為電暈極化法。此方法的優點是效率比較高,許多無機材料也能適用,4015傳聲器,極化電荷的穩定性也較好。 2.電子束轟擊法 電子束轟擊法是使薄膜受電子轟擊而帶電,為防止電子擊穿破話極化效果,還可以加上環氧玻璃板等絕緣材料。用這個方法制備的駐極體壽命達到相當于或高于熱駐極體的壽命。
目前在工廠使用較多的方法是帶網的負高壓電暈極化,這個方法是從負高壓電暈極化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