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繁殖
圃地整理。育苗地宜選擇背陰向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及水源方便的沙質壤土地塊。
整地。圃地應于晚秋或初冬進行深翻,-40厘米,不耙。歷經2~3個月的風吹日曬、雨淋霜凍,紅葉李苗木,有利于土壤風化,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到翌年3月初,進行“三耕三耙”,在耙田前,黃石苗木,每畝施腐熟欄肥2 000千克,或腐熟餅肥200千克,或硫---型復合肥16-16-16100千克,每種肥料均可配加過磷酸鈣75~100千克。耙地時注意盡量把圃地耙平、把土粒耙碎,使肥料均勻混合于土壤中。細耙之后進行開廂做床,苗床寬120厘米、高30厘米,溝寬30厘米。為加強排水,紅葉李苗木,將圃地四周的圍溝、橫豎向的中溝挖出,使圍溝、中溝、廂溝三溝相通,以利于排水及人員工作。
紅葉李這款花木,紅葉李苗木價錢,百分之90的育苗方案都是采用“硬枝扦插法”進行,每年霜降前后,都是各個苗木產區大量修剪紅葉李枝條用來扦插的時候,好多苗農晚上加班修剪紅葉李枝條,白天蹲在田壟上扦插,繁忙的季節也就是上凍前哪一個月時間。扦插完成的紅葉李都會用小拱棚覆蓋起來。等到年后逐步的進行放風管理,直到室外氣溫穩定后才開始進行大田管理。其實紅葉李除了扦插育苗以外,還有些苗木產區土地比較貧瘠,扦插苗木成活率低,也會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嫁接用的“砧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山桃;一種是山杏。這兩種砧木嫁接出的紅葉李苗木有一個-的區別,山杏嫁接的苗木葉片顏色呈現為“紫紅色”而山桃嫁接的為“鮮紅色”。但是當前市場還是扦插苗的銷量較大。
紅葉李小苗的市場走向
1 直徑2厘米到3厘米的紅葉李苗木,基本都是外地客商運送到西北邊遠地區綠化用,或者陜西省內鄉村道路綠化用。少量部分用來,定植到苗圃地養大苗用。
2 當年扦插苗,高度在80厘米起步到1.5米以下的這類苗木,要么裝杯苗,要么是作為“低分枝”苗木進行定植培育。由于“供需兩旺”,各個苗木產區還衍生出了另外的一種需求,就是每年秋季采集紅葉李枝條用來扦插育苗的時候,由于枝條-,還有些客商在產地大量收購紅葉李枝條,2009年的時候,一斤枝條收購價在1.8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