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的洗液為k2cr2o7和h2so4的混合液,能氧化玻璃表面的油污,使油污從玻璃表面上除去。鉻離子容易吸附在玻璃表面,除去比較困難,如要防止鉻離子吸附,可改用---和hno3的混合液來清洗玻璃表面。除hf以外,混合酸加熱至60、85℃時效果較好。
如玻璃表面風化,已形成高硅層,超白玻璃透光度,此時需在清洗液中加人一定比例的hf,例如使用hno3和hf的混合液,可消除風化層。
對于中鉛玻璃、高鉛玻璃以及含氧化鋇的玻璃,不宜用酸清洗,以防止酸對玻璃表面的侵蝕。采用naoh、na2co3等堿性溶液,能較好地清除玻璃表面的油脂和類油脂,使這些脂類皂化成脂肪酸鹽,然后再用水洗去。但浸泡時間不宜過長,除去表面污染物層即終止,避免玻璃表面受堿侵蝕形成凹凸不平層。
制作夾膠玻璃需注意點
夾膠玻璃的玻璃能和中間膜粘合為一體,這種玻璃在使用時就就算是摔碎,碎片也會黏在一起,---了人身安全,夾膠玻璃制作廠家給大家說說制作夾膠玻璃需注意點。
:氣泡。制作夾膠玻璃時不注意會出現氣泡的現象,玻璃的平整度比較差,就容易出現氣泡,膠片的厚度大約兩塊玻璃的重疊變形尺度可以解決氣泡的現象。
第2:脫膠。進行夾膠玻璃制作時,如果加工的溫度不夠,或者是保溫時間不夠,超白玻璃原料,都會出現脫膠的現象,玻璃表面不干凈也會出現脫膠的現象,如果清潔下表面表面。
第3:透明度不夠。在制作夾膠玻璃時,冷卻時散熱不均勻,句容超白玻璃,會很容易導致夾膠玻璃的透明度不夠,建議大家提高加熱的溫度,---玻璃的溫度達到所需溫度。
在玻璃生產中,起加速玻璃熔制,---玻璃某種性能的原料,稱為玻璃的輔助原料,根據它們在玻璃中的作用,可以分為助熔劑,澄清劑,氧化劑和還原劑,著色劑,脫色劑和乳濁劑。
1.助熔劑
凡在玻璃配方中加入量不多,而能---加快熔制速度的原料,稱為助熔劑,如nano3,kno3,螢石等。
nano3,kno3
nano3又稱智利硝,kno3又稱硝石,它們的融化溫度為310-336℃,加熱到400℃就分解,在較低的溫度下與sio2發 生作用,從而加快了玻璃的熔制過程。在高溫下,nano3,kno3對耐火材料的侵蝕比較---,所以用量不能太多,一般引入相當于玻璃中的na2ok2o含 量的10%-15%。nano3,kno3同時又是一種澄清劑,超白玻璃的制作工藝,在熔制過程中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并能降低玻璃液的粘度,促進了玻璃的澄清和均化。
這兩種原料都是-,受熱能放出氧氣,所以用密閉容器裝,存放在干燥,陰涼之處,不要和物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