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熱處理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濮陽熱處理加工,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淬火熱處理加工,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工件的內在,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中應用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qpq復合熱處理加工,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1863年,英國金相學家和地質學家展示了鋼鐵在顯微鏡下的六種不同的金相組織,證明了鋼在加熱和冷卻時,內部會發生組織改變,鋼中高溫時的相在急冷時轉變為一種較硬的相。法---奧斯蒙德確立的鐵的同素異構理論,以及英---奧斯汀早制定的鐵碳相圖,為現代熱處理工藝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人們還研究了在金屬熱處理的加熱過程中對金屬的保護方法,以避免加熱過程中金屬的氧化和脫碳等。1850~1880年,對于應用各種氣體諸如氫氣、煤氣、co等進行保護加熱曾有一系列-。1889~1890年英---萊克獲得多種金屬光亮熱處理的-。
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 。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后,將其置于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