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一般是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現代一般用作發電。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和光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并作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太陽能電池板光效達到127wp/m2,效率較高,對系統的抗風設計非常有利。但在化石燃料減少下,才有意把太陽能進一步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
1. 將四雙筷子擺成一個正方形。同樣方法疊三層筷子。用502膠將連接點固定。
2. 用紅繩把四個角綁牢。這樣一個底座就完成了,同樣方法再做一個。拿出一雙筷子,用紅繩將筷子頭尾兩端與兩個底座綁緊固定。
3. 以同樣的方法,將其他三面也用筷子固定,燈籠的骨架就做好了。將紙剪出適合的大小,剪之前把紙張疊幾層再剪,可以剪得更整齊
4. 把剪好的紙沿著做好的骨架四周圍一圈,并用雙面膠粘貼在四根支柱上。在燈籠的頂部四個角各綁上一條紅繩,太陽能燈籠定做,將四條繩子合在一起打一個結,穿上一根筷子。
5. 在燈籠的底部掛上紅色流蘇,太陽能燈籠,并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燈籠上貼上裝飾物,一個漂亮又的宮燈就完成了。
易創帶您了解宮燈燈籠:
燈籠,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早在西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定都北京,征調蘇杭工匠入京為宮廷制造燈具。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后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后。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于漢朝初年,太陽能燈籠規格,但也有相傳唐明皇于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太陽能燈籠電話,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征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