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負載配繼電器模塊
如果是繼電器模塊工作電流分為兩種,一是吸合電流,當電流小于額定吸合電流繼電器模塊就不能正常吸合。二是維持電流,當電流小于額定維持電流繼電器模塊就會斷開。
如果是繼電器模塊觸點電流的話,一般都只標明電流和電壓,但是任何觸點都有接觸電阻,當電流大接觸電阻可以忽略不計,而電流很小時接觸電阻就成問題了,所以在繼電器模塊選型時要-注意。
國內大多數繼電器模塊負載能力,只標純阻性負載,這給用戶在選擇繼電器模塊負載時,產生二種誤解,導致選型失誤。誤解之一是:用戶實用的往往不是純阻負載,而是感性的、燈的、電機的或容性的負載,負載大小等同或接近于阻性負載;誤解之二是:負載可以從低電平到額定負載,均能適應。應該-,能-轉換10a阻性負載的繼電器模塊,不可轉換10a的感性負載,不一定能-轉換10ma的負載。因為不同性質負載條件下的電接觸失效機理是截然不同的。應該強調,觸點故障是繼電器模塊失效的主要原因。正確理解觸點在不同負載類型、不同負載大小條件的電接觸特性、失效現象及失效機理,統一制造方與用戶的認識,對提高繼電器模塊工作的-性,尤為重要。制造廠應改進觸點負載的標識、內容,對不同負載類型應分別標注。
1.白熾燈——由于白熾燈鎢絲冷態電阻很小,接通瞬間的浪涌電流-穩態電流15倍。如此大的浪涌電流會使觸點迅速燒蝕,甚至產出熔焊失效。一般可串入限流電阻來減少浪涌電流。
2.電機負載——電動機靜止時輸入阻抗很小,啟動瞬間浪涌電流很大。電流注入后,電流和磁場相互作用產生轉矩。當電動機啟動后,產生內部電動勢,致使觸點電流趨于減小,關斷時,觸點間出現反電勢,常常會引起拉弧,造成觸點燒蝕。不過,電機是緩慢地停下來,電機內部貯存的電磁能,動能轉換成熱能消耗掉一部分,反電勢不會太高。
很多初學電工的朋友對接觸器比較熟悉,了解它的用途和性能,但一提到中間繼電器就有些發懵,不知道中間繼電器是干什么用的,而且有些中間繼電器和接觸器外觀也很接近。如下圖:接觸器和中間繼電器其實中間繼電器和接觸器的結構和原理也基本相同,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有能通過較大電流的主觸點,可以控制電機等負載的主回路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容量一般比較小,換句-就是沒有主觸點,全是輔助觸點,特點是觸點比較多。
所以,中間繼電器一般都是用在控制回路當中。中間繼電器中間繼電器的作用是什么能?中間繼電器用于繼電保護與自動控制系統當中,增加觸點的數量和容量,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比如,一個電路當中,某臺接觸器只有兩組常開輔助觸點,但這個電路中卻需要用到這個接觸器三組常開輔助觸點,不夠用,怎么辦?
就可以加入一臺帶有多個常開觸點的中間繼電器,利用接觸器的其中一組常開觸點控制中間繼電器線圈,當接觸器得電吸合,常開觸點閉合,中間繼電器也就跟著吸合,然后再利用中間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充當接觸器輔助觸點。這就是增加了觸點數量。小型中間繼電器再比如,晶體管型plc輸出電流一般很小,0.3安左右,如果用這個電流去驅動一臺比較大的接觸器,容量就不夠了,那就可以加入一臺小型中間繼電器,用這0.3安電流驅動中間繼電器線圈,中間繼電器觸點容量一般有5安,可以用中間繼電器觸點再去驅動接觸器線圈。
這樣轉換一下,就是增加容量。中間繼電器還可以實現電壓的轉換。比如,plc輸出直流24v,但需要驅動的負載是交流220v的電壓,比如接觸器,怎么辦?加入dc24v線圈電壓的中間繼電器,plc輸出控制中間繼電器,中間繼電器觸點接220v交流電控制負載。
3.感性負載——電感器、電磁鐵、接觸器線圈、軛流圈等都是感性負載。接通瞬間,電磁線圈有抑制電流上升的功能,不會出現浪涌電流;但關斷時,貯存在電磁線圈中的電磁能通過觸點間燃弧消耗掉,這將導致觸點燒蝕,金屬轉移、沾結。采用rc網絡、二極管,壓敏電阻等觸點保護裝置可減少觸點的燒蝕。
4.容性負載——容性電路的充電電流可能非常大,開始時,電容器類似短路,其電流僅受線路電阻的---。有時,用戶并未意識到其負載是容性的,歐姆龍繼電器模組型號,實際上,長的傳輸線、消除磁干擾的濾波器、電源等都是強容性的。串聯限流電阻,可以減少接通瞬間的浪涌電流。
5.直流負載——直流負載比交流負載難斷開,因為電壓不過零,觸點開斷瞬間,即產生電弧,且由于外加電壓持續保持,只有電弧被拉長,不能自持而熄滅。電弧熱能會使觸點---燒損。直流負載繼電器模塊觸點間隙應設計大些。滅弧措施也經常被采用。
6.低電平——低電平一般指開路電壓為10~100mv;觸點轉換電流為微安級到10ma。由于吸附在觸點表面的有機物、化合物,難以在轉換負載時消除,導致觸點接觸電阻大而不穩定,觸點壓降遞增。有效的解決辦法是:選擇軟化電壓低的觸點材料;表面鍍1到3u的金。從工藝上-觸點表面潔凈;控制繼電器模塊內部有害氣體的含量。但繼電器模塊成本將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