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的明榫與暗榫!!!
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
榫卯結構,它也是中國古典家具的-一紅木家具的。一般,我們如果認為紅木家具好的話,主要是因為它的材質和工藝。
榫卯是紅木家具的-,是紅木家具立足于頂端的-。而榫卯的結構有千百種,但按形式分,可分為明榫與暗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明榫與暗榫的區別。
明榫與暗榫的區別
明榫、暗榫是兩種重要的榫卯形式,在古典家具中應用廣泛。兩者在形式、耗材上雖然差別不大,但在家具審美、做工要求、結構牢固性等方面卻相差甚遠。
明榫
— 明榫
平板角按合用燕尾榫而外露的稱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榫頭,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來的。因為兩部件結合后不露榫頭,所以也叫悶榫。
明榫也稱出榫、過榫、透榫,即榫頭從卯眼中穿出,但榫頭頂端與被連接部件的外表相平。在明代家具中多見。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門框處。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腦和扶手的轉角處常用暗榫。
暗榫
— 暗榫
平板角接合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稱“暗榫”,實木家具翻新,但由于榫頭不外露,故板頭根據板料的厚薄,家具翻新,均需留出一段45°的夾角做法,大大增加了工藝難度,但考究的硬木家具均采用暗榫而不用明榫。
暗榫也稱半榫,榫頭較短,卯眼不打穿,從外表看不出打孔的痕跡。在明末清初出現。清中期宮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論是廣式風格還是蘇式風格,都見到明榫,這顯然是當時主理造辦處的-做了統一規定。
暗榫的制作難度要遠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結合必須嚴絲合縫,因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頭楔是絕活兒,永遠拆不下來的,除非將其破壞。隨著暗榫結構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間硬木家具也有相當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結構。
-依據多年的從業經驗,結合消費者在雨季的日常生活習慣,關于紅木家具保養總結了以下五點僅供參考:
一:雨季要-注意溫濕度問題。紅木家具含水率應保持在12度至16度之間,當空氣濕度低于12度時收縮,超過16度時膨脹,因此不宜將家具置于高熱處和過于潮濕的地方,否則易產生霉變及干裂等。
第二:雨季需要儲存衣物比較多,然而櫥內存放物件要適度,不要超過門框,如果經常硬擠硬塞會造成櫥門變形。
第三:防止水果汁、酒精、香蕉水等,遇到家具表面染上污垢時,要用輕度的肥皂水洗凈,干燥后,再上蠟一次,以恢復原貌,切忌用、-、等溶劑性液體擦,否則會擦掉表面的涂料和漆的光澤。
第四:雨季室內通風時間較長,家具容易染上灰塵,故要經常除塵上光,保持家具清潔。涂上一些液體上光蠟,然后用干的軟布順著木紋來回輕輕揩擦,不宜用過濕的抹布或粗糙的抹布揩擦以免出現漲裂現象。
第五:紅木家具的板面一般是脆的,要經常注意防止碰傷碰裂,如果在使用或搬動時,發現著力處出現脫榫,福州家具翻新,一定要重新膠合密封后再使用。
后強調,消費者要注意季節的變化,對紅木家具進行正確有效的保養,才能使家具保持-,也便于長久傳承下去。
大紅酸枝漲40%,仿古家具翻新,巴里黃檀漲50%,緬花漲幅達65%
▼紅木原材料價格漲勢直逼2013年行情
今年以來,尤其是近幾月,業內人士近的一手資料顯示,以當前紅木行業幾種主要用材,即cites7次締約國-重點探討的大紅酸枝、巴里黃檀、-花梨為例:
大紅酸枝普通用材年初約15萬元一噸,現在已突破20萬元。好料年初25萬元左右每噸,現在已經超過35萬元,平均漲幅40%。
?
花枝巴里黃檀春節前大料4.5萬元/噸,現約6萬元/噸,普通料3萬元每噸,現在是4.5萬元/噸左右,漲了50%。
-花梨小料已從年初1萬元漲到現在1.5萬元至1.7萬元,較大規格料已從年初1.8萬元漲到約3萬元左右,較之年初漲幅達60%至70%。
?
國內紅木原材料也在一周之內瘋漲15%,相比一年前漲幅普遍超過30%,高的達到了50%,原材料的緊缺也造成紅木家具近期價格上浮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