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提高種植的密度。合理密植是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因為作物的產量是由單位面積上種植作物的株數和單株產量構成的,而種植密度又受較大葉面積系數制約,而立體栽培的群體葉面積大于單作平面栽培,所以能大幅提高產量。
2.立體栽培有利于發揮“邊行優勢”。一般生長于田邊、溝邊的作物由于光照充足,通風好,生長比較健壯,產量也高。如立體栽培高、矮間套,高稈作物縮小株距,矮稈作物增加行距,使高稈作物發揮邊行優勢,種間互利共同增產。立體栽培槽
19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van leibig建立了礦質營養理論的雛形,奠定了現代無土栽培技術的理論基礎。sachs和knop在1860年前后成功地在營養液中種植植物,建立了沿用至今的用礦質營養液培養植物的方法,并逐步演變成現代的無土栽培技術。1929年,升降草莓栽培槽,美國的gericke進行了大規規模的無土栽培研究,升降草莓栽培槽,用營養液種出了---7.5m的番茄,單株收果實14kg。20世紀40年代,無土栽培作為一種新的栽培方法,陸續用于農業生產。不少都先后建立起了無土栽培基地,有的還建起了溫室。在第二次1大戰期間,英國空1軍在---沙漠、美國在太平洋的威克島曾先后用無土栽培的方法生產蔬菜,供應戰時的需要。后來,不同開始應用無土栽培的技術,并獲得較大的發展。1955年,升降草莓栽培槽公司,在荷蘭舉行的4界國際園藝會議期間,一些無土栽培研究者發起成立了國際無土栽培組簡稱iwosc,1980年改稱為無土栽培學會簡稱isosc。升降草莓栽培槽
草莓種植槽無土栽培具有十分---地廣闊發展前景。但結合技術要求、設施裝備,和我國生產、消費、生產者資金、技術素質等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不能盲目發展,更不能全套的照搬國外生產模式,而是應該來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嘗試、試驗,簡化技術、降低成本,在推廣應用中,走出一條實用可行的特色之路。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平均水平,僅僅是占全國土地面積10.4%;水資源貧乏,60%的城市主要因農業用水而淡水供應不足;設施園藝種植,土傳的病害已經無法解決;目前的農產品的不高,已明顯不適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國加入wto農業出口創匯的需要。基于這種國情,無土栽培將成為改進我國的傳統農業的一個方向。據統計,升降草莓栽培槽廠,1989-1998,無土栽培的面積增加了30多倍,但其總面積僅占我國設施農業棚室栽培的0.21%,故存在著---地發展空間。草莓種植槽
然而,在看到無土栽培存在的優點和潛能之外,同時它也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大面積應用推廣的方面。如---設施投資較大;各種基質性質還不為人詳細了解;營養液管理技術性強、難度大等升降草莓栽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