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pm2.5傳感器也叫粉塵傳感器、顆粒物傳感器,可以用來檢測空氣中的pm2.5濃度。目前市場主流的pm2.5傳感器是根據光的散射原理來開發的。
顆粒物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光的散射現象,當一束平行光入射到被測顆粒物時,顆粒物會把光進行散射。旁邊的光敏元件會把散射光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經過放大處理,被mcu計算成顆粒物濃度值并輸出。
智能
1、微功耗及無源化:傳感器一般都是非電量向電量的轉化,工作時離不開電源,在野外現場或遠離電網的地方,往往是用電池供電或用太陽能等供電,開發微功耗的傳感器及無源傳感器是必然的發展方向,這樣既可以節省能源又可以提高系統壽命。目前,低功耗損的芯片發展很快,如t12702運算放大器,靜態功耗只有1.5a,西克光電傳感器,而工作電壓只需2~5v。
2、智能化數字化: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傳感器的功能已突破傳統的功能,淮北西克傳感器,其輸出不再是單一的模擬信號(如0~10mv),而是經過微電腦處理好后的數字信號,有的甚至帶有控制功能,這就是所說的數字傳感器。
20世紀初只半導體氣體
它可以用簡單的回路檢測出低濃度的可燃性氣體和還原性氣體,同時將這個半導體式氣體傳感器命名為tgstaguchi gas sensor內置在氣體泄漏報警器中,日本和海外的許多家庭和工廠都設置了這些報警器,德國西克傳感器代理,用于檢測液化氣等氣體的泄漏,進而把這項技術推進到了頂峰。
而歐洲人在發現了半導體氣體傳感器的種種不足后開始研究催化氣體傳感器和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的理論直到70年代才傳入到我們,80年代我國才開始研制氣體傳感器,整個生產技術主要繼承于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