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定價的-
鐵礦石價格大漲,讓中國下游買家——鋼廠陷入兩難,買不是,不買也不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國外礦山和國內鋼企的博弈再度浮出水面,而鐵礦石定價又一次成為矛盾的集中-點。
此前,有個別人士稱“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是期市資金造成,基本面不存在供應緊張的局面”,將矛頭錯誤地指向價格發現工具。在這種觀點下,“溫度計”成了肇事者。
每當-出現大漲大跌行情之時,這種論調常常隨之出現。對于這種-的局面,早在2014年初,中信建投-鋼鐵有色分析師秦源就在其發表的《鐵礦石定價避不開的-》一文中-,如果說高礦價、產能過剩和-的財務成本是壓在中國鋼鐵行業頭上的三座“大山”,那么在鋼鐵全產業鏈鏈條已成型的背景下,鋼廠不能有效利用期、現貨市場,恐怕鏈條上的投機者會成為壓在頭上的第四座“大山”。
秦源-,即便沒有市場,中國本身就是全球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中心。中國主流鋼廠在指數定價下的-失聲部分也源于對現貨市場的參與力度過弱。若主流鋼廠繼續游離于市場之外,價格中同樣還是缺乏主流鋼廠的聲音。
淡季特征明顯
據統計,7月5日當周,螺紋鋼中間環節庫存為785.91萬噸,較上期上升9.91萬噸。其中,螺紋鋼35城社會庫存為556.65萬噸,較上期上升5.41萬噸,螺紋鋼鋼廠庫存為229.26萬噸,較上周上升4.5萬噸。
端午節假期過后,表觀需求逐步恢復,庫存累積逐步趨緩。但是今年庫存累積與往年相比時間有所提前,同時總庫存已經高于去年同期近120萬噸,淡季特征相對明顯,拖累現貨價格上漲。
綜合來看,近期螺紋鋼價格保持相對-,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一是限產導致供給邊際放緩;二是鐵礦石給予螺紋鋼一定的成本支撐;三是需求淡季,短時無法證實需求會在旺季繼續走弱。螺紋鋼短期內仍將維持振蕩走勢,建議-觀望為主,待基本面出現變化,順勢而為。
目前來看,s235j2德標鋼板廠家,鐵礦石的-是有基本面支持的,不僅需求端增加、供給端減少,而且今年的價差結構給出了做多盤面的安全邊際。
今年以來,市場的明星品種非鐵礦石莫屬,主力合約從年初的450元/噸漲至837元/噸,現貨價格較主力合約更是大幅升水,部分高品鐵礦石售價突破了1000元/噸大關,普氏指數漲至117美元/干噸。鐵礦石漲勢背后的邏輯是什么?下面筆者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需格局、價差結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鐵礦石-上漲背后的原因。
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分析當前鐵礦石市場形勢不得不先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什么要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帶來了什么問題?我們知道,2013—2015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基建投資持續回落,制造業投資大幅減少,這使得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雪上加霜”,明顯的特點就是鋼價持續下跌,行業大面積虧損。為了應對市場經營環境,防止資金鏈斷裂,鋼鐵企業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這直接導致整個行業資產負債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