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復調小樣盡量接近客戶來樣
目前各企業采用的塑料配方法實際上是試湊法,不具有十分的科學性,但至今在塑料工業的配色中還是十分---的,為絕大部分的企業廣泛采用。
配色人員按照擬定的初步配方進行實物著色試驗,將制得著色實樣與標準色樣和參照物一起進行比較,進一步調整著色配方。然后根據調整后的配方再制備試樣進行比較。
2、顏色的比較
試樣和客戶提供樣品的色澤比較是配色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根據客戶樣品制作工藝來制作樣品比較,薄膜產品常采用吹膜法比較,注塑產品采用注塑法比較,纖維產品采用紡絲法比較。
(1)光源的影響。目測時光源采用自然光,有條件 可以采用標準光源箱,否則在某些燈光下比較觀測兩個樣品的顏色可能會因為“同色異譜”現象而使顏色看起來似乎相同,但在自然光下卻有較大的色差。
(2)厚度的影響。不同厚度的制品給人眼的感覺不一樣;厚度小的較透光,化纖母粒pe蠟,顏色變淺,故配色時應盡量使試樣與客戶樣品的厚度一致,無法一致是可大概推測一下。
(3)表面狀態的影響。不同的表面其光線反射不同,如在同一個樣品上,高光澤表面成亞光表面的顏色顯然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同一個樣品上,毛糙面就較光滑面深、暗,因而比色觀測時要盡可能用表面狀態相近的部位進行比較。
(4)樹脂的影響。同一顏料應用在不同樹脂中其顏色不一,這是由于樹脂---顏色及透明性不一引起的,pe蠟,所以配色應該注意盡量采用客戶提供的樹脂進行配色以---色澤的準確性,---是改性料配色更需注意。
(5)比色判斷錯誤。
在核對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是比色判斷錯誤,判斷錯誤主要是經驗不足引起的,通常只能由平時不斷練習,不斷豐富經驗來解決,適當地用一些儀器如比色儀等也可有助于正確的判斷。
塑料配色人員面對客戶提供的樣品應采用如下步驟進行配色:
根據給定條件包括塑料的種類、塑料制品用途、塑料成型工藝。其中塑料制品用途又包括耐光性和耐候性、遷移性、遮蓋力、透明性、耐老化性、毒性(重金屬)、食品衛生(fda)、耐酸堿性、耐溶劑性、力學強度、熱性能、電性能等。
設定項目包括著色劑的形狀、配色、著色劑
選擇(包括添加量、著色劑品種選擇)、設計配方、反復配色試驗、配色完畢著色劑品種選擇包括耐候性、分散性、形變、過濾性、遷移性、熱封性、安全性、著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