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要有三種,即g.652常規單模光纖、g.653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2單模光纖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較大,層絞式光纜定制,一般為17~22psnm?km,系統速率達到2.5gbit/s以上時,需要進行色散補償,在10gbit/s時系統色散補償成本較大,它是目前傳輸網中敷設為普遍的一種光纖。
g.653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段和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1~3.5psnm?km,在1550nm是零色散,系統速率可達到20gbit/s和40gbit/s,是單波長-距離傳輸的光纖。但是,由于其零色散的特性,在采用dwdm擴容時,會出現非線性效應,層絞式光纜,導致信號串擾,產生四波混頻fwm,因此不適合采用dwdm。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段的色散為1~6psnm?km,在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6~10psnm?km,色散較小,避開了零色散區,既抑制了四波混頻fwm,可用于dwdm擴容,也可以開通高速系統。新型的g.655光纖可以使有效面積擴大到一般光纖的1.5~2倍,大有效面積可以降低功率密度,減少光纖的非線性效應。
1、埋入-。直埋光纜由于直接埋在地面下,所以,必須與地面有一定的距離,借助于地面的張力,使光纜不被損壞,同時,還應-光纜不被凍壞。層絞式光纜
2、光纜溝的清理和回填。溝底應平整,無碎石和硬土塊等有礙于光纜敷設的雜物。如溝槽為石質或半石質,在溝底還應鋪墊 250px 厚的細土或砂土并抄平。光纜敷設后,應先回填 750px 厚的細土或沙土作為保護層,嚴禁將碎石、磚塊、硬土塊等混入保護土層。保護層應采用人工方式輕輕踏平。
3、光纜敷設。同溝敷設光纜或電 纜時,層絞式光纜生產廠,應同期分別牽引敷設。如果與直埋電纜同溝敷設,應先敷設電纜,后敷設光纜,并在溝底平行排列。如同溝敷設光纜,應同時分別布放,在溝底不得交叉或重疊放置。光纜應平放于溝底或自然彎曲以釋放光纜應力,如有彎曲或拱起,應設法放平,但不可以采用腳踩等強硬方式。層絞式光纜
4、進行標識。直埋光纜的接頭處、轉彎點、預留長度處或與其他管線的交匯處,應設置標志,以便日后的維護檢修。標志既可以使用的標識,也可借用光纜附近的建筑,測量該建筑某部位與光纜的距離,并進行記錄以備查考。層絞式光纜
1.戶外用光纜直埋時,宜選鎧裝光纜,架空時,可選用兩根或多根加強筋的黑色塑料外護套的光纜。
2.建筑物內用的光纜在選用時應該注意其阻燃,毒和煙的特性,一般在管道中和強制通風處,可選用阻燃和有煙的類型,暴露的環境中應選用阻燃、-的類型。層絞式光纜
3.樓內垂直布線時,可選用層絞是光纜;水平布線式,可選用分支光纜。
4.傳輸距離在2km以內的可選用多模光纜;超過2km可選用中繼或單模光纜。
以上是單從應用方面考慮應該主義的幾個問題,實施時候還需要靈活掌握,其實,布線環境復雜多樣,各種問題都可能隨時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在規劃和施工時嚴格按照布線標準實施,遇到問題,靈活分析,就會---解決。
單模光纖,只傳輸主模,也就是說光線只沿光纖的內芯進行傳輸,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射散使得單模光纖的傳輸頻帶很寬,因而適用于大容量,長距離的光纖通訊,單模光纖使用的光波長1310nm或1550nm。
多模光纖,在一定的工作波長下,有多個模式在光纖中傳輸,這種光纖稱之為多模光纖,由于色散或像差,因此這種光纖傳輸性能較差頻帶比較窄,傳輸容量比較小,距離也比較短。層絞式光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