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房改造取代---,從環境和節約型社會講是好事,應該大力提倡和支持,美化環境,---居住條件,在不動-結構的情況下,大家都是支持的,目前爭議的焦點在于是否加裝電梯上。
買房對于多數人來說是-的事情,在購房時會考慮各種因素,老小區加裝電梯管理,自己承受得了才會出手,房子是-商品,它不像其他物品,隨時可以去更換,使用它的權利義務,伴隨著擁有它的那---就開始了。現在許多地方為了加裝電梯,底層和頂層矛盾重重。個人覺得---居住環境支持,但加裝電梯應該遵循自愿原則,不能搞道德,加快老小區加裝電梯改造,何況你的所謂道德,也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礎上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加裝電梯是缺乏契約精神的。畢竟是先有規劃,有設計,后有買賣樓房的!多層沒有電梯是公開的事實,你選擇它,就應該-它。如果一樓同意安裝電梯沒問題,如果一樓不同意還真沒轍!不能以多數人利益為理由損害少數人利益!沒有人去告馬某人的-電商掙了人們多少錢吧,如果按少數人就要服從多數的邏輯,是不是要把他的財產給瓜分掉?!
法制社會,需要有法制思維,要說安裝電梯不影響一樓那時瞎話!現在建設的新樓不帶電梯的比比皆是,舊樓就沒-加一個電梯!說老人上樓梯如何不方便,香洲區老小區加裝電梯,你買樓時咋想的,沒考慮這個因素?自己爬不了樓梯,不是一樓的錯,錯的是購房時欠考慮,你完全可以賣掉不適合自己的房子換自己喜歡的,愛怎么折騰是自己的事情。
老樓加裝電梯誰受益?誰受損是不爭的事實!誰也-指責一樓,許多人購買一樓就是用于養老,怕將來年紀大了爬樓梯不方便,而你沒有考慮周全,屬于個人的問題,不能讓別人為-買單吧!
老舊小區需要改造的是房屋內外墻的破損、防雨層、鑄鐵水管、下水管道和小區運動健身器材配套等設施的完善,而不是盯著加裝電梯這一塊,老小區加裝電梯費用分攤,況且加裝電梯對房屋結構本身會有影響,后續維護等都是棘手的事情!
9月5日上午,在簡單的儀式之后,石峰區田心街道泉塘灣社區解放一村14棟電梯加裝工程正式開工。3個月之后,這一棟的居民們便可以享受到乘坐電梯上下樓的便利。據悉,這是石峰區今年臺開工建設的加裝電梯。
解放一村14棟共有居民14戶,房屋興建于上世紀90年代,共有7層。“每個人都有年紀大腿腳不好、生病不方便的時候,裝了電梯方便很多,大家都很理解。”社區網格員鄭國英介紹,當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告知居民可以申請加裝電梯之后,這一棟的住戶們都表現得比較-,很快就有熱心居民站出來,牽頭實施這項工作。
通過意見征集、現場勘察設計等程序,這里將采取搭建廊橋、外置電梯的方式進行加建,一樓居民不出費用,除去---補貼,由其余12戶居民共同承擔40余萬元加裝費用。
-群眾需求,石峰區計劃年內改造67個老舊小區,涉及9089戶,現已開工。在推進過程中,該區堅持拆違、改造提質、物業管理、公共服務“四位一體”原則,將居民自金歸集、油煙治理、加裝電梯等工作統籌進來,一體化推進。目前,已完成油煙機安裝超過800臺,受理了11臺加裝電梯的申請。
株洲------ 李卉 通訊員 譚洪汀 汪倩
日前,廣州市實事協商平臺《有事好商量》針對舊樓加裝電梯申報流程復雜的問題也展開了討論。商量討論,探討“-”服務,多樣化補償方案、讓群眾少-,為舊樓加裝電梯提速。
廣州需加電梯老樓至少5萬棟
隨著人口---的加劇,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越來越大。
提案-,《住宅建筑設計規范》要求“七層及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米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但由于歷史原因,廣州市八十年代及之后建設的七到十層的住宅樓房(其中房改房所占比例),許多都沒有按---標準規范設置電梯,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五萬棟。
這類房屋留下來的原有住戶大都已進入中老年齡段,有的成為獨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加上孕婦、傷殘等-,加裝電梯解決上下樓困難的訴求呼聲日益-。
雖然截至2017年8月,市國規委系統一共審批通過增設電梯約2800宗,數量位居----,但是,廣州市加裝電梯工作進度仍然遠遠落后于群眾需求。
加電梯難的四大原因
對于老樓房電梯夢難實現的原因,-后-:
一是解決高低層業主矛盾的措施較乏力。
二是統籌協調力度不夠,相關資源得不到配置調動,各區發展不平衡,各區工作-大不相同。
三是建設資金籌集困難。
四是缺乏業委會等自治組織的參與,引入第三方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