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施工中采取哪種接續方法,光纖接頭部分的涂覆層都已去掉,雖然增強了保護,但接頭處光纖的強度、可撓性都不如以前,再加上季節性施工、溫差較大或盤纖過程中在放熱熔管時力度過大位置不當等影響,里面的裸纖會被擠壓從而在內部形成氣泡。而在熱熔時,灰塵細沙進入熱熔管中,加之受到日曬雨淋、風吹擺動、整治過程中震動的影響,架空光纜的接頭部位就會存在發生障礙的可能性。室內光纜
光纜中間的障礙多是因為人為外力、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的,在測試時會發現光纖在同一位置的一個及一個以上通道發生阻斷,或某一束管內的幾根光纖出現大的損耗。此時可以根據測試的距離,對照維護圖等資料判斷故障的大致位置。如果因刀砍、鼠害等原因沒有造成全阻,障礙點有一定的隱蔽性,可以打開認為離障礙點近的接頭盒,斷開有問題的光纖,向兩邊測試。
終端障礙是指尾纖終端盒內部及進局光纜出現了故障,室內光纜廠,測試時會發現沒有發射信號或起始位置過低,需縮小測量范圍、改變脈寬并重新測試來判斷障礙的具---置。室內光纜
答:otdr基于光的背向散射與菲涅耳反射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纖中傳播時產生的后向散射光來獲取衰減的信息,可用于測量光纖衰減、接頭損耗、光纖故障點定位以及了解光纖沿長度的損耗分布情況等,是光纜施工、維護及監測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主要指標參數包括:動態范圍、靈敏度、分辨率、測量時間和盲區等。室內光纜
otdr的盲區是指什么?對測試會有何影響?在實際測試中對盲區如何處理?
答:通常將諸如活動連接器、機械接頭等特征點產生反射引起的otdr接收端飽和而帶來的一系列“盲點”稱為盲區。
光纖中的盲區分為事件盲區和衰減盲區兩種:由于介入活動連接器而引起反射峰,從反射峰的起始點到飽和峰值之間的長度距離,被稱為事件盲區;光纖中由于介入活動連接器引起反射峰,從反射峰的起始點到可識別其他事件點之間的距離,被稱為衰減盲區。
對于otdr來說,盲區越小越好。盲區會隨著脈沖展寬的寬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脈沖寬度雖然增加了測量長度,但也增大了測量盲區,所以,在測試光纖時,對otdr附件的光纖和相鄰事件點的測量要使用窄脈沖,而對光纖遠端進行測量時要使用寬脈沖。
otdr能否測量不同類型的光纖?
答:如果使用單模otdr模塊對多模光纖進行測量,室內光纜,或使用一個多模otdr模塊對諸如芯徑為62.5mm的單模光纖進行測量,光纖長度的測量結果不會受到影響,但諸如光纖損耗、光接頭損耗、回波損耗的結果是不正確的。所以,在測量光纖時,一定要選擇與被測光纖相匹配的otdr進行測量,這樣才能得到各項性能指標均正確的結果。常見光測試儀表中的“1310nm”或“1550nm”指的是什么?室內光纜
答:指的是光信號的波長。光纖通信使用的波長范圍處于近紅外區,波長在800nm~1700nm之間。常將其分為短波長波段和長波長波段,前者指850nm波長,后者指1310nm和1550nm。
光纖通信工作波長在于近紅外區,波段有:
o波段:1260nm到1310nm
e波段:1360nm到1460nm
s波段:1460nm到1530nm
c波段:1535nm到1565nm
l波段:1565nm到1625nm
u波段:1640nm到1675nm
單模光纖通常工作在1310nm、1550nm和1625nm。答:主要有三種,即g.652常規單模光纖、g.653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2單模光纖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較大,一般為17~22psnm?km,系統速率達到2.5gbit/s以上時,室內光纜廠家,需要進行色散補償,在10gbit/s時系統色散補償成本較大,它是目前傳輸網中敷設為普遍的一種光纖。
g.653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段和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1~3.5psnm?km,在1550nm是零色散,系統速率可達到20gbit/s和40gbit/s,是單波長-距離傳輸的光纖。但是,由于其零色散的特性,室內光纜生產廠家,在采用dwdm擴容時,會出現非線性效應,導致信號串擾,產生四波混頻fwm,因此不適合采用dwdm。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段的色散為1~6psnm?km,在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6~10psnm?km,色散較小,避開了零色散區,既抑制了四波混頻fwm,可用于dwdm擴容,也可以開通高速系統。新型的g.655光纖可以使有效面積擴大到一般光纖的1.5~2倍,大有效面積可以降低功率密度,減少光纖的非線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