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變頻器回收是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
1、變頻器的作用是實現電機的變速運行,調整電機功率。從而達到省電。
2、變頻器的作用還可以降低電力線路電壓波動。
變頻器正常工作時內部是先將輸入變頻器的工頻電源經過整流,然后再進行逆變,中間過程運用pwm脈寬調制控制技術實現輸出電源頻率的變化的,因此變頻器輸出至變頻電動機的電源已經不是常規---的“工頻”交流電,而是經過處理后的“交流電”。因此變頻器調速的過程需要一個響應時間,在此時間范圍內操控頻率的變化會得到相應的效果,而超出此范圍---是加速的過程會使輸入速度大于輸出速度,致使響應速度---,導致過流發生。
。
因為調整變頻器回收參數,在很多場合變頻器回收整v/f比值,來滿足不同的負載要求,如果v/f比值設定過大,可能會引起加速過流,轉速不穩等問題。v/f過小,會造成電機無力。有些變頻器里邊也把這個v/f比值叫做轉矩提升,有自動和手動模式選擇,自動的,就是自動來改變調整的,而手動的,需要用戶自己設定。
既然調整頻率就是調整轉速,所以有些場合不能速度過快的,需要設定一定---,所以有上限頻率,頻率這些參數,可以根據你需要的電機速度來選擇大小,一般出廠都是50hz,這樣電機的上限速度,大概是額定轉速。
首先應區分是由于負載原因,還是變頻器的原因引起的。如果是變頻器回收的故障,可通過歷史記錄查詢變頻器回收時的電流,超過了變頻器的額定電流或電子熱繼電器的設定值,而三相電壓和電流是平衡的,則應考慮是否有過載或突變,如電機堵轉等。
在負載慣性較大時,可適當延長加速時間,此過程對變頻器本身并無損壞。若跳閘時的電流,在變頻器的額定電流或在電子熱繼電器的設定范圍內,可判斷是ipm模塊或相關部分發生故障。
首先可以通過測量變頻器的主回路輸出端子u、v、w, 分別與直流側的p、n端子之間的正反向電阻,來判斷ipm模塊是否損壞。如模塊未損壞,則是驅動電路出了故障。
如果減速時ipm模塊過流或變頻器對地短路跳閘,一般是逆變器的上半橋的模塊或其驅動電路故障;而加速時ipm模塊過流,則是下半橋的模塊或其驅動電路部分故障,發生這些故障的原因,多是由于外部灰塵進入變頻器內部或環境潮濕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