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頻 音頻就是聲音的頻率。一個振動蕩物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為該物體的振動頻率,頻率的單位為赫茲。一般地說,振動頻率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的的波 動人類是可以聽到的,因此稱為聲波,聲波的振源叫作聲源。20赫茲以下和20000赫茲以---別屬于次聲和超聲的范圍,人耳不能聽到。在聲波范圍內,隨著頻率的增加音調由低變高,但是在不同頻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況下,音頻在1000赫茲以下,隨頻率降低,聽覺會逐漸遲鈍,因此,人耳對低頻噪聲較容易忍受,而對高頻噪聲則感覺較敏銳,耐受力差。若長期生活在偏高頻率的巨響環境中,會引起耳朵部分或---失聰。
(2)聲壓聲音在空氣中能夠傳播出去,是由于振動物體通過振動造成周圍空氣的局部壓強變化,這個壓強變化使周圍空氣產生局部的密度變化,局部密度變化又造成較遠部分 空氣壓強的變化,如此下去,就把這個壓強變化向更遠的部分傳遞出去,這樣就造成了聲音的傳播。在聲音傳播過程中,皮帶廊道噪聲治理方案,空氣壓強相對于-壓強的壓強變化,稱為聲壓,其單位為帕(pa)。人類的聽覺領域相當廣闊,平均大約是從2×10-5-20帕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能聽到一個強盛源的音量,有可能是一個弱聲源的20萬倍。
聲學材料
隨著材料工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各類聲學材料出現在市場。在建材行業,已有一批較-和已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是纖維性吸聲材料及護面材料、輕質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等。噪聲控制---可以更有余地選用標準化、系列化的聲學材料,包括吸聲材料、隔聲材料、阻尼材料及其復合材料。下列聲學材料的發展趨勢-以注意。
1“”型和“安全”型聲學材料:大量的環境和人居場所的污染和化學、物理危害因素調查工作表明,人們應注意使用“”型和“安全”型聲學材料,包括---無害、阻燃防火等,一些用戶甚至要件使用“天然”和功能性的聲學材料。-是居住場所、人員集中工作場所、有特殊要求的場所對“”型和“安全”型聲學材料要求呼聲更高。---各國在“”型和“安全”型聲學材料領域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躍。微穿孔板吸聲結構和消聲器在---外地成功應用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2復合型聲學材料: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各類工程機械、家用電器設備的噪聲發射已列入重要產品評價指標,由于考慮重量和空間的---,大量不同類型復合聲學材料被采用。已成功應用在這些噪聲源控制中的復合聲學材料有阻尼-吸聲復合材料、阻尼-吸聲-隔聲復合材料等。
3多功能聲學材料:在一些情況下,希望聲學材料畢多種功能于一體,除吸聲、隔聲、阻尼等聲學能外,還具有其他功能,如電磁屏蔽、射線屏蔽、防火阻燃以及其它防護功能。這類多功能聲學材料在特種車輛、建筑施工等設備和場所得到應用,并受到歡迎。
低噪聲工作場所設計指南之噪聲控制規劃的原則
噪聲控制規劃,無論是新建或是已有工作場所改造,都宜全盤考慮搞一個完整的規劃設計。規劃需結合原有設施,包括它們的生產工藝和建筑結構。這樣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當然,對新建工作場所,如果噪聲控制又是主要目標,這種情況下噪聲控制規劃的自由度大,從生產工藝設備的布置到建筑結構上的各種隔聲、減振措施都可以考慮采用。而對已有工作場所進行噪聲控制規劃時,要使生產過程或建筑結構上作出重大改變有時會遇到很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