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泥管的管徑、流速和安裝坡度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不同材質、不同規格的水泥管的安裝坡度是不一樣的,但是有時在安裝水泥管的時候會出現流速和流量的具體規定,鋼筋混凝土水泥管,所以如果水泥管的流速超過了規定流速則需要安裝跌水井進行消能,如果水泥管的流速低于規定流速則需要采取相關設置加速流量的流動。
壩下
1管座。管身應放在較堅實且穩定的地基上,為防止地基因受力不均而產生不均勻沉降導致管身斷裂,一般不宜將管身直接布置于土基上,更不允許將管身置于壩體的填方上。
當地基比較軟弱時,應將管身置于用漿砌塊石和混凝土做成的剛性管座上,管座與管身接觸面所形成的包角一般為90°~135°,水泥管工程,當豎向荷載較大時,可采用180°包角。管座的厚度一般為30~50cm。在管座與管身的接觸面上,涂以瀝青或鋪上瀝青油氈墊層,可減小管座對管身的約束,避免因管身縱向變形而導致管身出現橫向裂縫。
2涵衣。工程實踐經驗表明,涵管與壩體的接觸面是防滲的薄弱環節,為了更有效地防止集中滲流,通常在涵管周圍1~2m的范圍內,回填黏性土做防滲層,這個防滲層稱為涵衣。涵衣與砂性壩殼之間應設過渡層。
壩下
壩下涵管的線路選擇及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則為經濟合理、安全-、運行方便。在進行壩下涵管的位置選擇時,主要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地質條件
應盡量將涵管設在巖基上。如不可能時,對于壩高在10m以下的涵管也可設于壓縮性小、均勻而密實的土基上,但必須有充分的技術論證。涵管上部所受的外荷載沿管軸線方向變化較大,將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陷,而引起管身斷裂,因此,必須避免將管身部分設于巖基上、部分設于土基上,以防止因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而使得管身斷裂。不得將涵管直接建在壩體填土中。在進出口的位置,水泥管價格,要注意山坡地質的穩定性,杭州水泥管,防止山坡塌方堵塞涵管。
2.地形條件
涵管應布置在與進口高程相適應的位置,以免增加過多的挖方工程量。涵管進口高程的確定,可根據運用要求、河流泥沙情況及施工導流等因素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