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段式滲氮 兩段式滲氮工藝曲線如圖2-43所示。階段的工藝參數(除保溫時間外)與等溫滲氮相同。第二階段把滲氮溫度提高到550~560℃,以加速氮原子的擴散,縮短滲氮周期,氨分解率提高到40%~60%。根據對滲氮層的脆性要求,急速前也應提前2h提高氨分解率和溫度進行退氮處理。
兩段式滲氮的時間比等溫滲氮短,表面硬度稍微低,變形略有增大,適用于滲氮層較深批量較大的零件。
你的問題問的-,很多開模具的都自以為是,跟著感覺走,這是不對的。
對于熱作模具,考慮到熱處理變形和機加工加工應力,接銷熱處理,肯定是-行粗加工,滾花螺栓熱處理,要預留熱處理的變形余量,一般情況熱作壓鑄模,型腔不太復雜的話,余量可以少些;反之,余量要適當多留一些。精加工根據你的模具的型腔復雜程度可以選用普通機加工(如精銑)、加工中心、電火花等;精加工后尤其要注意去除加工表面的加工缺陷(如電火花的變質層、銑加工的刀痕等)。
熱處理后尺寸會變化的,這是必然現象,因為熱處理的過程是金屬組織發生變化的過程,只是尺寸變化的多少問題,這和熱處理工藝、機加工工藝都有關系的
青島萬利鑫熱處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金屬熱處理加工的企業,公司可承接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調質、滲碳、局部高頻淬火等熱處理加工業務。
。
直接淬火 滲碳后直接淬火,具有生產-、成本低、氧化脫碳等優點,但 是由于滲碳溫度高,奧氏體晶粒長大, 淬火后馬氏體較粗,膠州熱處理, 殘余奧氏體也較多, 所以耐磨 性和韌性較差。只適用于本質細晶粒鋼和耐磨性要求不高的或承載低的零件。 (2) 一次淬火 是在滲碳緩慢冷卻之后, 重新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后淬火。與 直接淬火相比,一次淬火可使鋼的組織得到一定程度的細化。心部組織要求高時,一次淬 火的加熱溫度略高于ac3。對于受載不大但表面有較高耐磨性和較高硬度性能要求的零件, 淬火溫度應選用ac1 以上30℃~50℃,使表層晶粒細化, 而心部組織無大的---, 性能略 差一些。 (3) 二次淬火 對于力學性能要求-或本質粗晶粒鋼, 應采用二次淬火。 淬火目的是---心部組織,彈墊熱處理,加熱溫度為ac3 以上30℃~50℃。第二次淬火目的是細化表 層組織, 獲得細馬氏體和均勻分布的粒狀二次滲碳體,加熱溫度為ac1 以上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