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高頻淬火 編輯將工件放在用空心銅管繞成的感應器內,通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頻率的的感應電流,將零件表面或局部迅速加熱幾秒鐘內即可升溫800~1000℃,心部仍接近室溫若干秒鐘后迅速立即噴(浸)水冷卻或噴浸油冷卻)完成浸火工作,使工件表面或局部達到相應的硬度要求。
比較/高頻淬火 編輯與普通加熱淬火比較具有: 1、加熱速度極快,可擴大a體轉變溫度范圍,縮短轉變時間。 2、淬火后工件表層可得到極細的隱晶馬氏體,熱處理加工,硬度稍高2~3hrc。脆性較低及較高疲勞強度。
3、經該工藝處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脫碳,甚至有些工件處理后可直接裝配使用。
4、淬硬層深,易于控制操作,易于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5、火焰表面加熱淬火
,儀表配件熱處理加工,
在我們的實驗操作中出現了與文獻資料有偏差的情況。
理論上,在
2024
鋁合金的共晶溫度點附近,長軸熱處理加工,應該達到為理想的性能,即:硬
度達到大。再隨溫度升高出現過燒現象影響合金的綜合性能。即是資料中的
500
℃以后硬度下降的現象。對于這次試驗數據中得到的在
480
℃有大硬度,
隨溫度升高硬度直接下降的現象,個人總結做出以下設想:
1
、
由于實驗環境復雜,
各項指標未能達到正確實驗的標準,
所以在制備及操
作中出現一些誤操作,
使制備的原材料不符合標準
2024
鋁合金的技術參數要求。
于是出現數據誤差;
2
、
由于制備的試樣粗糙不均勻,
在進行性能測試時出現技術偏差,
硬度測定
過程中有錯誤操作等原因,使結果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