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定價的---
鐵礦石價格大漲,讓中國下游買家——鋼廠陷入兩難,買不是,不買也不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國外礦山和國內鋼企的博弈再度浮出水面,而鐵礦石定價又一次成為矛盾的集中-點。
此前,有個別人士稱“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是期市資金造成,基本面不存在供應緊張的局面”,將矛頭錯誤地指向價格發現工具。在這種觀點下,“溫度計”成了肇事者。
每當---出現大漲大跌行情之時,這種論調常常隨之出現。對于這種---的局面,早在2014年初,中信建投-鋼鐵有色分析師秦源就在其發表的《鐵礦石定價避不開的---》一文中-,如果說高礦價、產能過剩和-的財務成本是壓在中國鋼鐵行業頭上的三座“大山”,那么在鋼鐵全產業鏈鏈條已成型的背景下,鋼廠不能有效利用期、現貨市場,恐怕鏈條上的投機者會成為壓在頭上的第四座“大山”。
秦源-,即便沒有市場,中國本身就是全球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中心。中國主流鋼廠在指數定價下的---失聲部分也源于對現貨市場的參與力度過弱。若主流鋼廠繼續游離于市場之外,價格中同樣還是缺乏主流鋼廠的聲音。
與此同時,國內鐵精粉的產量也呈逐月提升態勢。數據顯示,5月中國鐵精粉產量為2316.8萬噸,同比去年增加184.0萬噸,增幅為8.6%;1—5月中國鐵精粉累計產量為1063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89.6萬噸,增幅達4.8%。考慮到今年一季度新備案、新開工項目大幅增加,全國礦山企業新增原礦產能7200萬噸,環比去年四季度增加6500萬噸,這說明在主流礦山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縮減產量的同時,非主流礦山得益于---而快速增產。由此預計,今年上半年全球鐵礦減少供給2000萬—3000萬噸,從進口數據上看大致吻合,5月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8375.3萬噸,1—5月累計進口量為42391.6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300萬噸。
經過短暫調整之后,鐵礦石主力1909合約再度-,一度上探至逾五年新高838.5元/噸,盤終漲逾3%。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鐵礦石市場基本面大格局并未發生改變,供給收縮預期兌現、港口價格連續上漲以及庫存大幅下滑均體現了基本面的-。不過,近期鋼廠方面需求存在轉弱預期,現貨市場詢盤積極性較差。預計短期鋼廠與鐵礦石貿易商之間的博弈或將加劇鐵礦石行情波動。
期價增倉上行
6月27日,鐵礦石低開高走,主力1909合約至838.5元/噸,創下2014年2月24日以來新高,收報821.5元/噸,漲26元或3.27%,日內該合約增倉10.5萬手至171.5萬手。
國信黑色金屬研究員蔡元祺表示,6082鋁合金板廠家,此前鐵礦石期價出現調整主要是受唐山限產力度加大的事件型沖擊,但其基本面大格局并未發生改變,供給收縮預期兌現、港口價格連續上漲以及庫存大幅下滑均體現了鐵礦石現貨市場基本面的-。此外,青島港61%pb粉和金布巴粉的基差分別維持在110元/干基、90元/干基的歷史高位水平,也表明短期鐵礦石供給偏緊格局不易發生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