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鑄造業的發展前景
我國精鑄工藝裝備制造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包括制模、制殼、熔煉、精整及其他后工藝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與國際水平差距明顯,同時包括廠房設施在內,五金壓鑄沖壓,從設計到生產流程的環境保護的手段還難以消除危害源。這在很多不同類型的企業中普遍存在。主要包括大量粉塵、有毒有害氣體以及廢渣、廢棄物的排放等。這方面,和行業已有了一些標準,目前積極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在全行業建立統一的原輔材料、設備、設施、規范,作為精鑄企業進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強制性行業法規,壓鑄工藝,并延伸到產業鏈中去。二是------強制性技術法規及鼓勵政策,引導企業積極行動,壓鑄,加大化投入和更新改造。
鎂合金壓鑄生產的迅速發展
2005年,我國原鎂產量達到 46.96萬噸,五金壓鑄件,鎂合金壓鑄件以年增長20%的高速向前發展,生產和科研單位近百家。汽車鎂合金壓鑄件的生產企業有:上海乾通、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浙江岱美、杭州富春、常熟中翼、吉林臨江鎂業等;生產電腦、手機外殼為主的企業有:青島金谷鎂業、蘇州可成科技、太倉敬得科技、昆山富鈺精密組件、廣東嘉瑞、鎂達、美利達、 泛亞歐寶、東運鎂業、環宇鎂鋁、黃江精誠、深圳鏗利、、創金美、長春華禹鎂業、寧波耐特鎂業等;重慶隆鑫集團“全鎂概念摩托車”和北京遠東鎂合金制品公司開發的 “自行車鎂合金車架整體壓鑄”均為典型范例。重慶鎂業科技、廣東鴻圖科技、南京華宏鎂業等均為鎂合金壓鑄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壓鑄生產發展的集群性
各地區以汽車、摩托車、電子電器、家電五金等---,帶動壓鑄件生產企業、壓鑄設備企業、模具企業、合金企業等,形成為壓鑄工業群體,促進該地區壓鑄生產的迅速發展。
華北地區 43210 噸 占 5.0% 東北地區 73450 噸 占 8.5%
華東地區 325800 噸 占 37.7% 中南地區 297300 噸 占 34.4%
西南地區 103700 噸 占 12.0% 西北地區 20740 噸 占 2.4%
全國總計 864200 噸 占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