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空壓機主要缺點:1、離心式壓縮機的目前還不適用于氣里太小及壓比過高的場合。2、離心式壓縮機的穩定工況區較窄,其氣量調節雖較方便,空壓機后處理濾芯,但經濟性較差。氣流速度大,流道內的零部件有較大的摩擦損失。3、離心式壓縮機的效率一般仍低于活塞式壓縮機。操作的適應性差,氣體的性質對操作性能有較大影響。在機組開車、停車、運行中,負荷變化大。4、離心式壓縮機轉速較高,有可能產生機械振動,在運行特性方面,會有喘振現象,遼源空壓機后處理,對機器的危害-。
3.潤滑系統:空壓機的潤滑分為傳動機構潤滑和氣缸潤滑兩個獨立系統。(1).傳動機構的潤滑:油池***粗過濾盒***潤滑油冷卻器***齒輪油泵***濾油器***曲軸的中心油孔***曲拐和連桿大頭瓦的配合面***連桿中心孔***連桿小頭瓦和十字頭銷的配合面***十字頭滑軌***油池。(2).氣缸的潤滑:減少活塞和氣缸鏡面之間的摩擦阻力,減少磨損,還起一定的冷卻作用,帶走摩擦熱,防止活塞環及活塞與氣缸咬死或燒致傷。
空壓機的發展簡史:1957年,空壓機后處理系統,噴油螺桿式空壓機面世,才進一步改進了之前螺桿式空壓機缺點,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 同期,阿特拉斯、英格索蘭、壽力相繼向全球采購空壓機配件,組裝成為自主品牌的螺桿式空壓機。1960年,瑞典阿特拉斯公司有名的dt4型短行程空氣壓縮機和er8型低電耗空氣壓縮機問世。1960年法國辛麥恩(b. zimmern)提出了單螺桿壓縮機的構想,并獲得-權,1962 年試制出首臺樣機,70年代初期由法-致汽車公司正式生產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