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改性劑與聚羧酸
采用粘土改性劑與聚羧酸減水劑復配的方式抑制粘土的負效應是目前研究蕞多的措施。粘土改性劑加入到混凝土后,被粘土優(yōu)先吸附,可屏蔽或阻隔粘土對聚羧酸減水劑的吸附,這將-聚羧酸減水劑在水泥顆粒的吸附,進而充分發(fā)揮聚羧酸減水劑對水泥的減水分散能力。
選用三聚磷酸鈉stpp、---三化銨ctab和檸檬酸(sctt)分別作為含泥量抑制泥土分散組分、泥土吸附組分和離子絡合組分,按比stpp∶ctab∶sctt∶水=25∶0.25∶10∶64.75配制的含泥量與聚羧酸系減水劑復配后,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和1h后坍落度以及28d抗壓強度分別提高了33%、80%和23%。
對于固含量為5%的聚羧酸
采用“先消后引”工藝前后,2種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含氣量、密度等指標以及硬化后的7d、28d抗壓強度都很接近。相對來說,采用該工藝后的試樣m-2,其各項指標除了含氣量略高與之對應的密度略低外,其它指標都略優(yōu)于對照組試樣m-1,混凝土減水劑廠家,不過所有指標值的相對差異均不超過5%。可以說明這種工藝在本實驗所選的材料配比條件下基本不影響混凝土的常規(guī)使用性能,既沒有降低減水劑的流動性,也沒有影響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減水劑結構中具有親水性---側鏈,南通減水劑,它作用于混凝土結構縫隙的水溶液中,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吸附于水泥顆粒表面的立體性親水吸附層。當水泥顆?拷鼤r,在水泥顆粒間產生空間位阻作用,吸附層開始重疊,重疊越多,阻礙水泥顆粒間凝聚的作用越大,空間位阻斥力越大,從而能夠-地保持混凝土坍落度。
新型減水劑在制備過程中,例如聚羧酸減水劑,引氣減水劑配方,接枝上一些支鏈在減水劑的分子上,該支鏈在高堿度的水泥水化環(huán)境中不僅可以被慢慢被切斷,釋放出具有分數(shù)作用的多羧酸,而且可以提供空間位阻效應,這樣就可提高水泥粒子的分散效果,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