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層交換機
第三層同樣是對應于osi/rm開放體系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來定義的,也就是說這類交換機可以工作在網絡層,它比第二層交換機,功能強。
第三層交換機因為工作于osi/rm模型的網絡層,所以它具有路由功能,深圳交換機選型,它是將-信息提供給網絡路徑選擇,并實現不同網段間數據的線速交換。
當網絡規模較大時,可以根據特殊應用需求劃分為小面獨立的vlan網段,以減小廣播所造成的影響時。通常這類交換機是采用模塊化結構,以適應靈活配置的需要。在大中型網絡中,第三層交換機已經成為基本配置設備。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典型的做法是:處于同一個局域網中的各個子網的互聯以及局域網中vlan間的路由,用三層交換機來代替路由器,而只有局域網與公網互聯之間要實現跨地域的網絡訪問時,才通過路由器。
要說三層交換機在諸多網絡設備中的作用,用“中流砥柱”形容并不為過。在校園網、城域教育網中,h3c交換機選型,從骨干網、城域網骨干、匯聚層都有三層交換機的用武之地,尤其是-骨干網一定要用三層交換機,否則整個網絡成千上萬臺的計算機都在一個子網中,不僅-安全可言,也會因為無法分割廣播域而無法隔離廣播風暴。
如果采用傳統的路由器,雖然可以隔離廣播,但是性能又得不到保障。而三層交換機的性能非常高,既有三層路由的功能,又具有二層交換的網絡速度。二層交換是基于mac尋址,千兆-交換機選型,三層交換則是轉發基于第三層地址的業務流;除了-的路由決定過程外,以太網交換機選型,大部分數據轉發過程由二層交換處理,提高了數據包轉發的效率。
三層交換機通過使用硬件交換機構實現了ip的路由功能,其優化的路由軟件使得路由過程效率提高,解決了傳統路由器軟件路由的速度問題。因此可以說,三層交換機具有“路由器的功能、交換機的性能”。
物理層故障物理層故障主要是指交換機本身的硬件故障和連接交換機的物理線路故障。1、硬件故障
2、物理線路故障
連接交換機的物理線路故障一般包括:網線或光纖線路本身物理損壞,網線類型錯誤支持mdi/mdi-x自適應除外或者光纖收發連接不正確,中間傳輸設備光電轉換器,協議轉換器等故障或者工作不正常,接口線纜所支持的傳輸長度、速率等超出使用范圍等。
還有設備接口之間的工作速率、工作方式、幀格式協商和匹配問題等也會導致現象表現為物理層故障。
對于上面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找尋問題所在:
1、借助設備接口指示燈的狀態進行初判。line燈滅標識線路沒有連通,燈亮表示線路已經連同;active燈滅表示沒有數據收發,燈閃爍表示有數據收發。
2、通過端口顯示命令查看輸出來判斷。比如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0/1。
3、采用替換法進行判斷。包括線路、電纜和光纖、板卡、槽位、整機,調換線路收發等。
4、在交換機上配置接口環回進行判斷。設置端口進行環回測試loopback{external|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