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選用接近理想減速比:
減速比=伺服馬達轉速/減速機出力軸轉速
扭力計算:
對減速機的壽命而言,扭力計算非常重要,并且要注意加速度的大轉矩值(tp),蝸輪,是否超過減速機之大負載扭力.
適用功率通常為市面上的伺服機種的適用功率,減速機的適用性-,工作系數都能維持在1.2以上,但在選用上也可以以自己的需要來決定:
蝸輪蝸桿減速機的構成,如下:
1.蝸輪蝸桿減速機由蝸桿和蝸輪組成,一般蝸桿為主動件。
2.蝸桿和螺紋一樣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分別稱為右旋蝸桿和左旋蝸桿。
3.蝸桿上只有一條螺旋線的稱為單頭蝸桿,即蝸桿轉一周,蝸輪轉過一齒,若蝸桿上有兩條螺旋線,單包絡蝸輪副,就稱為雙頭蝸桿,即蝸桿轉一周,蝸輪轉過兩個齒。
4.蝸桿蝸輪傳動是由交錯軸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演變而來的。小齒輪的每個輪齒可在分度圓柱面上纏繞一周以上,這樣的小齒輪外形像一根螺桿,稱為蝸桿。大齒輪稱為蝸輪。它具有螺旋傳動的某些特點,蝸桿相當于螺桿,蝸輪相當于螺母,蝸輪部分地包容蝸桿。
幾何尺寸計算與圓柱齒輪基本相同,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1.蝸桿導程角γ是蝸桿分度圓柱上螺旋線的切線與蝸桿端面之間的夾角,與螺桿螺旋角的關系為,蝸輪的螺旋角,大則傳動-,當小于嚙合齒間當量摩擦角時(ψv= arctan fv ,包絡蝸輪加工,即當量摩擦角等于摩擦因素的反正切值,大型蝸輪蝸桿,當ψv小于γ時),機構自鎖。
2.引入蝸桿直徑系數q是為了-蝸輪滾刀的數目,使蝸桿分度圓直徑進行了標準化m一定時,q大則大,蝸桿軸的剛度及強度相應增大;一定時,q小則導程角增大,傳動效率相應提高。
3.蝸桿頭數值為1、2、4、6,當取小值時,其傳動比大,且具有自鎖性;當取大值時,傳動-。
與圓柱齒輪傳動不同,蝸桿蝸輪機構傳動比不等于蝸桿直徑與蝸輪直徑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