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部分梨樹品種具有成花容易,進入結果期早的特點,我國在梨樹栽培中充分利用這一特性,積極進行生產變革,實現早果豐產,梨樹生產中品種-,我國梨樹品種繁多,我國長期以來不斷的,通過引種和選優進行品種改良,展示出-的適應性,和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在品種日新月異的同時,我國梨樹栽培的良種化進程明顯加快。
七號梨苗該品種果皮薄,果點中大、圓形,果肉白色多汁、質地細妹酥脆,實細胞少,口感無渣。風味甜爽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 %,還原糖3.08%.果柄柔韌抗風。果實橢圓形,中等大,比香梨大17.8%,平均單果重224克,大果重360克左石。果面平整光澤,底色黃綠色,向陽面少許紅暈,果形果色似庫爾勒香梨。
樹姿半開張,抗病能力強,分枝角度大,成枝力較強,樹冠擴大迅速,易于。該品種長、中果枝均可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具少許腋花芽,異花結實力強,坐果率高,豐產。
栽植梨苗后,第3年開始結果,次株產可達12.6ke,高接樹接后第2年開始結果。該品種適應性強,黃冠梨苗基地,樹體抗鹽堿、耐星力強,耐瘠薄能力-,較抗早春低溫寒流。樹體和果實的抗病能力強。
一提到梨,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吧,但是你們知道晚秋黃梨嘛?相比較其他的果樹品種而言,晚秋黃梨可是有很多獨到之處的哦。
這個品種的梨苗早期豐產,適合矮化密植,每畝栽植晚秋黃梨苗160株,單株成年樹高度1米左右,一年生樹苗便可拔條形成花芽,且掛果集中,三年進入豐產期,畝產達4000斤,四年進入盛果期,畝產超過10000斤。晚秋黃梨苗容易管理,自花授粉,花期為4月12-14日,不需要人工采集異花授粉,抗病能力強,每年只需噴灑5-6次低毒生物既可以,而且每年只剪一次枝,終生只拉一次枝。
晚秋黃梨苗種出來的梨果質---,果形扁圓碩大,單果重500-800克,可達1800克,而且這種梨皮薄核小,果肉細滑,潔白香甜,富含物,果實切面15天內不變色不變質,果皮中有一層薄膜,能夠鎖住水分不易流失,所以儲存期長達6-8個月之久。
晚秋黃梨苗的梨還有一種保健功效,施農家肥噴灑-生物,-了-的起點,而且富含鈣、鐵、鋅、鉀、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及-b和c、胡蘿卜以及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和果酸,這些成分對于人類非常有益
-是其所含的天門冬素,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每天吃梨還不知道這種梨有這么多的功效吧,不妨來試一試這種梨苗的種植吧。
梨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與1年生草本植物有很多不同。其生長發育從幼齡期起,經過生長結果期、盛果期,直到衰老,需要許多年。幼樹期主要是擴大樹冠,搭好骨架,預備結果部位,并在樹體中積累各種有機和無機營養,為開花結果打好基礎。
生長結果期仍以長樹為主,同時要創造-的花芽分化條件,使果樹及早開花結果,并迅速地過渡到盛果期。進入盛果期,果樹的骨架與樹冠已經形成,此時的要求是既要調節花芽形成合理負載,又要防止樹體衰老,使之豐產,延長果樹結果年齡。
梨樹是頭一年進行花芽分化,第二年開花結果。在年周期中,首先是新梢生長,然后開花結果,在果實繼續發育期,又開始進行花芽分化與發育,為第二年開花結果打基礎。不同時期施肥常會既影響生長,又影響開花結果和花芽分化,F以結果樹為例,介紹年周期內吸收主要營養元素的季節性變化。
梨樹萌芽開花期,在開放的花朵、新梢和幼葉內,氮磷鉀三要素的含量都較高,尤其是氮的含量-,說明萌芽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此時主要是利用樹體內貯藏的養分,而對土壤中主要養分吸收的數量并不多。
梨樹新梢旺盛生長期是果樹發育前期,樹體生長量大,是三要素吸收量的時期。其中以氮的吸收量,其次為鉀,少的是磷。果實采收至落葉期,主要是養分回流、貯存有機物質,樹體仍能吸收一部分營養物質,但吸收的數量-減少。
梨樹在芽萌動前,根系已經開始活動并開始吸收營養。對氮的吸收量以6-8月份為,果實采收后明顯下降,這主要與新梢的旺盛生長,和果實的迅速發育密切相關,對鉀的吸收量,以7-8月份為高,主要與果實的迅速膨大有關,磷的吸收數量較氮和鉀少,且各生長時期比較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