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系統元器件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繼電保護是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其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時間和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要完成繼電保護功能需要很多相關二次設備,比如對一次設備電壓電流進行轉換的電壓、電流互感器,還有二次電纜等等。固態繼電器是繼電保護裝置中重要的元器件,下面分析一下固態繼電器常見的兩大故障。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25表示編號為25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微法uf、納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納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3、電容容量誤差表;符號fgjklm;允許誤差±1%±2%±5%±10%±15%±20%4、故障特點;在實際維修中,電容器的故障主要表現為:
1引腳腐蝕致斷的開路故障。
2脫焊和虛焊的開路故障。
3漏液后造成容量小或開路故障。
4漏電、---漏電和擊穿故障。
說明此可以差異出那個是常閉觸點,模組繼電器控制電路選,那個是常開觸點。漸調高電源電壓,聽到繼電器吸合聲時,記下該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求準確,可以試多幾回而求均勻值。般情況下,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約在吸合電壓的10~50%,假設開釋電壓太小小于1/10的吸合電壓,則不能正常運用了,這樣會對電路的穩定性形成威脅,作業不-。繼電器的電符號和觸點方式繼電器線圈在電路頂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明,假設繼電器有兩個線圈,畫兩個并排的長方框。起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符號“j”。
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明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明法較為直觀。一種是依照電路聯接的需求,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一般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示上相同的文字符號,并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差異。
怎樣才能正確地選用繼電器模塊呢?一是要做到“知已知彼”,即首先必須對繼電器模塊所控制的對象一一被控回路的性質、特點以及對繼電器模塊的要求等都要有周密地考察和透徹地了解。其次,對繼電器模塊本身的各種特性一一原理、使用條件、技術參數、結構工藝特點以及規格型號等,做到的掌握與認真分析;二是按“價值工程”原則,從性、合理性、可用性、經濟性考慮,作到正確地選用和使用繼電器模塊。正確選用繼電器模塊的原則具體來講應該是:
1繼電器模塊的主要技術性能,如觸點負荷,動作時間參數,機械和電氣壽命等,應滿足整機系統的要求;
2繼電器模塊的結構型式包括安裝方式與外形尺寸應能適合使用條件的需要
觸點是繼電器模塊完成切換負荷的電接觸零件,有些產品的觸點是靠鉚裝壓配合的,其主要的弊病是觸點松動、觸點開裂或尺寸位置偏差過大。這將影響繼電器模塊的接觸-性。泛起鏟除點松動,是與觸點的配合部門尺寸不公道或---者對鉚壓力調節不當造成的。觸點開裂是材料硬渡過高或壓力太大造成的。對于不同材料的觸點采用不同材料的工藝,有些硬度較高的觸點材料應進行退火處理,在進行觸點制造、鉚壓或點焊。觸點制造應細心,因為材料有公差存在,因此每次堵截長度應試摸后決定。觸點制造不應泛起飛邊、墊傷及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