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繼電器模塊由于無機械觸點和其它機械部件,故其-性非常高、-,導軌式固態繼電器模組多少錢,在接通與關斷切換的瞬間都不會產生電火花、并且無噪聲,其開關速度相當快、工作頻率也較高;又因這種繼電器模塊的輸入與輸出間采用了光電耦合器,因此還具有-的抗干擾性能。
單相固態繼電器模塊的另一個-特點是控制輸入單3+4一端子的驅動電壓動態范圍大,一般為直流dc10-18v,交流控制1-2兩個控制導通的控制樁的交流電壓也在ac24-380v,控制電流這要看固態繼電器模塊上的標注的額定控制電流數值。一般小型的單相固態繼電器模塊的控制電流在10-40a。一般1為電源來的進線,2為輸出到負載的線,它內部為一雙向晶閘管,即使1與2兩樁接錯了也可以正常用。并且它的3+4一的驅動電流要求不大,即只需要給它輸入一個很小的信號,即可完成對電路系統的控制。注意它的3+4一兩個端子臺不能接錯,否則不能工作。
由于固態繼電器模塊有上述特性,因此可由ttl、cmos等數字電路來直接驅動,所以固態繼電器模塊在數字程控裝置、數據處理系統的終端及其它工業自動控制系統中被廣泛采用。
固態繼電器模塊的種類很多,有交流單相、交流三相。所以選用固態繼電器模塊時,要根據所控制的負載電源電路來進行匹配。
上面所講的固態繼電器為交流固態繼電器模塊ac-ssr,它還可以分直流固態繼電器模塊dc-ssr。交流固態繼電器模塊能夠控制交流負載電壓接通與斷開,其輸出開關器件為雙向晶閘管;而直流固態繼電器模塊能夠控制直流負載電源的接通與斷開,其內部輸出的器件則為大功率的單相晶閘管。
固態繼電器原理:
成交流型和直流型兩大類,它們分別在交流或直流電源上做負載的開關,不能混用。下面以交流型的ssr為例來說明它的工作原理,圖1是它的工作原理框圖,圖1中的部件~構成交流ssr的主體,從整體上看,ssr只有兩個輸入端(a和b)及兩個輸出端(c和d),是一種四端器件 。
工作時只要在a、b上加上一定的控制信號,就可以控制c、d兩端之間的”通”和“斷”,實現“開關”的功能,其中耦合電路的功能是為a、b端輸入的控制信號提供一個輸入/輸出端之間的通道,但又在電氣上斷開ssr中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電聯系,以防止輸出端對輸入端的影響,耦合電路用的元件是“光耦合器”,它動作靈敏、響應速度高、輸入/輸出端間的絕緣耐壓等級高;由于輸入端的負載是發光二極管,這使ssr的輸入端很容易做到與輸入信號電平相匹配,在使用時可直接與計算機輸出接口相接受“1”與“0”的邏輯電平控制。
觸發電路的功能是產生合乎要求的觸發信號,驅動開關電路工作,但由于開關電路在不加特殊控制電路時,將產生射頻干擾并以高次諧波或尖峰等污染電網,為此特設“過零控制電路”。所謂“過零”是指,當加入控制信號,交流電壓過零時,ssr即為通態;而當斷開控制信號后,ssr要等待交流電的正半周與負半周的交界點零電位時,ssr才為斷態。
這種設計能防止高次諧波的干擾和對電網的污染。吸收電路是為防止從電源中傳來的尖峰、浪涌電壓對開關器件雙向可控硅管的沖擊和干擾甚至誤動作而設計的,一般是用“r-c”串聯吸收電路或非線性電阻壓敏電阻器 。
為什么在電子產品中使用光耦繼電器?
光耦合器不僅可以保護敏感電路,還可以使---設計各種硬件應用。光耦合器可以通過保護組件來避免更換組件時的大量成本。但是,光耦合器比保險絲更復雜。通過光耦合器連接和斷開兩個電路之間的連接,光耦合器還可以方便地控制兩個電路之間的連接。光耦合器廣泛用于電子,電氣和通信系統。
光耦合器通常用于抑制反電動勢,噪聲和電涌進入mcu電路。光耦合器通過完全電絕緣的方式在高壓設備和微控制器之間建立安全連接。萬一高壓電路引起電涌,電涌僅保留在光耦合器的輸出側,而輸入側的電路則安全且不受任何影響,因為兩邊都是電隔離的。光電耦合器也稱為光電二極管,光電隔離器,光電耦合器和光學隔離器。
標準的光耦繼電器例如pc817支持-5 kv 的輸入-輸出隔離電壓。大多數電子組件都在10v 以下工作,如果雷電進入系統,它會感應出-10kv 的電壓--一次油炸電子組件。一些商業規模的光耦合器可以承受-10kv 的輸入輸出隔離電壓,用于防止雷擊。
更換印刷電路板pcb上燒毀的組件可能非常不便。但是,光耦合器可用于固定昂貴的組件。萬一發生故障,光耦合器會燒毀,電路的其余部分不受影響。光耦合器不直接焊接在電路上,而是將它們放置在集成芯片ic插座中,以便在燃燒時始終可以輕松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