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從木,從卓省,卓省亦聲。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義。后來人們又根據“棹”是木制的特點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義:高挺的幾案) 供人憑倚和支承物體的家具。又稱臺。幾、案也屬桌類。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就有木桌。公元 1世紀古羅馬出現大理石和青銅制的桌。在中國戰國時就有幾和案,辦公桌價格,如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了戰國漆案和漆幾。其中漆案造型端莊穩重,案腿呈柵狀,主柱雕成禽形,外表漆繪花紋圖案;漆幾為板狀幾腿,辦公桌廠家,榫卯結構油漆黑地朱紋。隋、唐時期出現了高桌。
有靠背或兼有扶手的坐具。沒有靠背和扶手的坐具稱為凳。椅子主要是支承人體,供人坐著工作和休息。公元前26世紀古埃及第三
王朝時期已有與今類似的扶手木椅。公元前13世紀古埃及圖坦阿蒙王陵中的黃金寶座,表面鍍金并有鑲嵌裝飾,座身兩側和椅角雕
成獸頭和獸爪,辦公桌定做,是古代坐椅的典型代表作。中世紀的椅子,除了拜占廷式及椅仿羅馬的旋木椅外,還有哥特式,其特點是靠背高
直,造型粗獷。在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下,法國的椅子是17世紀的巴洛克式路易十四式和18世紀的洛可可式路易十五
式,其特點是精美堂皇。同期,英國出現了安娜女王式、齊彭代爾式、赫普爾懷特式、亞當式、謝拉頓式等椅子見家具
史。
中國晉、南北朝時,辦公桌,開始有了凳和椅。唐代凳、椅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常用坐具,唐人宮樂圖中的凳、椅造型已顯示了較高的藝術
水平。明代的凳、椅進一步發展。明末清初無論在品種、造型、裝飾、選材、工藝和功能等方面,都已臻---。清代的凳、椅則以
裝飾見長,---,以宮廷用椅圖1 具代表性見中具史。
椅按結構不同可分為固定式、旋轉式、折疊式、組合式、懸掛式、充氣式等;按形態分為靠背椅、扶手椅、羅圈椅、交腿椅等;還
可按用途、材料和加工工藝進行分類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