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是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搖它就會落下金錢來。欒樹春季嫩葉多為紅色,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因結果時節在國慶前后,故又叫國慶花。
欒樹的花是金黃色的,有細微的芬芳。剛開的時候并不引人注目,花期很短,2周左右,基本花都謝,落一地細碎,如金色的細雨,所以欒樹也被稱作“金雨樹”。而它燈籠樹的別名更廣為人知,花謝后的蒴果空心的,外面有象紙一樣的三片果皮包裹著,整個果實像小燈籠一樣,一串串的圓錐形燈籠果掛滿樹冠,江蘇黃山欒樹苗木批發基地,色彩也是艷麗炫目,直到秋末,燈籠果才漸漸褪色發黃發黑,蕭瑟在枝頭。
黃山欒為無患子科欒樹屬落葉喬木,江蘇黃山欒樹苗木價格,原產于江蘇南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自然分布多生于丘陵、山麓和谷地。黃山欒枝葉茂密,冠大蔭濃,初秋開花,滿樹金黃,其果實也非常漂亮,成熟后為靚麗的淡紅色,好似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樹梢。正是因為黃山欒具有如此多的觀賞特性,加之其具有一定的耐鹽堿力,故在前幾年華北地區很多城市對其進行大量引種,有的縣城甚至將黃山欒大量用作主要街道的行道樹。
在的幾年,由于暖冬的原因,黃山欒的長勢---,不僅長得高,而且加粗生長也比較快。但隨著前兩年冷冬氣候的出現,很多黃山欒,包括一些種植多年的苗子都因凍害而整株。中國園林網---對此現象進行了調查,發現了幾個問題,一是種植在開闊地方的黃山欒死的比較多,而種植于小氣候環境比較好的地方的苗子則很少有的。二是長勢好,長勢快的苗子死的多,而那些長勢一般,長速相對慢的苗子則死的少。三是養護人員“膽小怕事”,怕苗子凍死了,而采取了防寒措施的苗子死的少,而那些認為大苗抗寒性強,不用保溫的人管理的苗子的則多。
經綜合分析,黃山欒的主要原因還是遭受凍害。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中國園林網---認為,要避免大量引種應用,因為黃山欒畢竟是南方樹種,在北方種植則屬于邊緣樹種。---二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在選擇種植地點時,要選擇小氣候環境好的地方進行種植,起碼要背風向陽。要加強日常養護,---是不能大量使用氮肥,秋季要施用一些磷鉀肥,促其枝條木質化。秋季后還要減少澆水量,防止其徒長。要采取可行的防護措施,秋末時節要澆足澆透封凍水;可將半腐熟的圈肥撒于樹,提高地溫;用草繩對樹干進行纏繞保溫,高度不低于1.5米;積極殺滅蚜蟲等害蟲。經實踐證明,黃山欒樹,通過采取這一些列措施的黃山欒均能正常安全越冬,來年枝繁葉茂。
分布于中國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貴州等省區。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生長在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地、村旁或600-900米的山地疏林中。 [2]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構樹、茶、山茱萸、香港四照花、水杉、柚、棕櫚、小葉女貞。
栽培技術欒樹蚜蟲苗木:選擇選擇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害、樹干直立的植株。對于較大的苗要在樹干的陽面做好標記,以防移植時陰陽錯位,引起樹干灼傷或爆裂,影響成活率。栽植:全緣葉欒樹喜土層深厚、略帶酸性的環境,所以筆者采取了大穴換土的方法,以1米至2米高的全緣葉欒樹為例,樹穴長1米、寬1米、深1米。挖好穴后,填30厘米厚的爐渣做滲水層,爐渣上鋪一層草苫,以免上半部的土壤因澆水而流入爐渣縫隙。用配制好的種植土,摻腐殖酸肥料和腐熟的有機肥料以及鹽堿地改良肥,填入樹穴,夯實至距地面50厘米深。之后將種植土填入樹穴,夯實至距地面45厘米處,這樣斷根處不會直接與肥土接觸,不易產生爛根。然后,將黃山欒輕輕放入樹穴,陽面向南,然后再填入混合土踏實。復羽葉欒樹水肥:全緣葉欒樹移栽后,次定根水要及時,并且要澆足、澆透,這樣可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而有利于成活。次澆水一定要圍大坑,澆透水,可將溶解的10克生根劑隨水澆入樹穴,以促生新根。7天至10天后,澆---二次水。20天左右再澆---三次水即可。以后根據情況,適時澆水。在生長期,江蘇黃山欒樹價格基地,可施稀薄糞水一兩次,這樣才可使其葉綠花繁,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