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鉤一般是和海竿、遠投桿結合用的,釣點離岸較遠,大多數釣友如果是只釣兩三個鐘頭、半天玩
玩的話一般都不打窩,但也有---友或者湖庫蹲守兩三比賽時常常打窩;
釣點遠,打窩就需要考慮盡可能準,有的釣友用打窩器、打窩,想打的準也需要練個一段時
間,探魚器,尤其是先打窩后拋竿時,還需練就拋竿準的技巧,也可以先拋竿后打窩,次打不準還可
繼續補上幾次,可以自己做,有的漁具店有的賣,還可以網購,比如拍拍網、淘寶網等;
也有釣友購買可遙控的打窩船,有的漁具店、網上也有的賣;
還有釣友劃小船或者劃大盆甚至下水游泳把窩料投送到釣點,許多釣友到水庫打,兩三天
甚至更長時間,搭帳篷安營扎寨,將成蛇皮袋的窩料送到釣點,“守窩待魚”;
再有一種辦法,串鉤、鉤組合,就是在串鉤下面連接鉤拋竿釣法,鉤就起到打窩的
作用,還可以增加中魚率,也可以將鉤線組上的鉤子下掉,聲吶探魚器,只用彈簧包裹窩料,黏一些;
冬季野釣,釣深到底多少才合適,這是見仁見智的,按理說冬釣肯定是越深,水越暖,相應的,藏魚的概率就越大;但是,水面封冰還好說,未封冰的水面,近岸離水域中心幾百米、上千米---不準,我們也不可能準備這么長的桿,就是拋竿、打窩船也不太現實,所以只能說,盡可能選較深的位置,而這個較深,就比較泛泛,沒有辦法具體了,80厘米水深比60厘米水深要較深,那1米水深,自然也比60厘米水深要較深,無線探魚器,那么,水深不同,打窩的量,也必須有著區別。
目標魚體型越小,溶散料比重越高,窩料量越少,目標魚體型越大,容散料比重越小,窩料越多
其實這一點,在任何季節垂釣,都是通用的,也沒什么---好討論的;霧化料也就是容散料在窩料中的比例,決定著窩子誘魚的區域大小,以及窩料味型傳播速度,容散料越多,窩料溶散越快,誘魚區域越大,發窩的速度越快,但是,留魚的效果越一般,所以,當我們誘進窩的魚群,體型小,那自然影響不大,如果目標魚體型大,那窩料中,探魚器廠家,自然容散料越多,留魚效果越好。
控制打窩的距離:
我們經常是一到釣點,---一個方向后就開始打窩,而忽略距離這么一個概念,到釣的時候才發現---打的太遠了,必須拋滿竿才能夠的著。像這種情況,要是沒碰上大魚也還好,如果運氣好碰上大魚,這時想要把魚竿抬起來可就困難了。
要是一旦出現拔河,輕者跑魚,重者可能就要損失一副線組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地方水底是一個斜坡,如果我們在之前沒注意的話,可能我們釣的點和實際的------就不一致。結合上面兩個原因,我們打窩的正確姿勢是1:到陌生水域先搞清楚水底是不是斜坡,如果是我們就需要打窩打的近一點。2:我們需要把---控制在我們下鉤的位置到人的位置之間,并且要給主線留足長度,防止上魚后拔河。